群峰过雨涧淙淙,松下扉扃白鹤双。
香透经窗笼桧柏,云生梵宇湿幡幢。
蒲团僧定风过席,苇岸渔歌月堕江。
谁悟此生同寂灭,老禅慧力得心降。
群峰过雨涧淙淙,松下扉扃白鹤双。
香透经窗笼桧柏,云生梵宇湿幡幢。
蒲团僧定风过席,苇岸渔歌月堕江。
谁悟此生同寂灭,老禅慧力得心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寺景象,充满了禅意与哲思。群峰在雨后的清新气氛中显得格外鲜明,而涧水淙淙之声似乎在诉说着自然的秘密。松下白鹤成双,呈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
香气透过窗棂,经由桧柏的清新,渲染出一股禅意。云雾缭绕于梵宇之中,湿润了幡幢(古代佛寺中的旗帜),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蒲团上的僧人静坐,风过席间而不为所动,显示出他内心的平和与定力。苇岸旁渔人的歌声,在月光下轻轻飘荡,伴随着江水的流向,显得悠远而深邃。
最后两句“谁悟此生同寂灭,老禅慧力得心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与禅理的深刻领悟。它传递出一种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以及通过修禅得到内心平静与智慧的心境。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顾况的高超笔力,更透露出他对佛教哲学和禅宗文化的深厚造诣,以及对于自然界和人生真理的独到见解。
大痴道人避世士,移家旧隐虞山里。
早年能画老入神,落笔虞山宛相似。
深林依稀村坞重,水口近与昆湖通。
高冈磈硊势欲堕,此老前身黄石公。
百年以后谁其亚,昔者吴门称老谢。
案头临画似临书,咄咄逼人真可诧。
风流前辈杳难攀,谑语空传谢叠山。
窗中远岫依然在,天际春云仍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