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纷纷甚得知,风流千古一羲之。
山阴胜概今何在,却有人传定武碑。
真伪纷纷甚得知,风流千古一羲之。
山阴胜概今何在,却有人传定武碑。
此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对古人风骨的赞美之作。开篇“真伪纷纷甚得知”,指的是在众多模仿中仍能辨识出真实与虚假,这里“真”应指真正的艺术才华,“伪”则是那些不够质朴、过分雕琢之作。接着,“风流千古一羲之”,赞扬某位古人(羲,可能指羲和,相传为上古圣人)风韵流传千古,其影响力犹如星辰般恒久。
第二句“山阴胜概今何在”,则是对过去美好景象的追问。山阴,即山之阴面,常用以形容自然美景。这里提及的“胜概”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个时期或地点的美妙风光,但现在却不见踪迹。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无奈。
最后,“却有人传定武碑”,则转折出新意。尽管过去的辉煌已不可得,而“定武碑”却仍被人们所传颂。“定武碑”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留下的文物,象征着不朽的历史印记和文化遗产。
整首诗中,作者既表达了对古人艺术才华的敬仰,也流露出对逝去时光无法挽回的感慨,同时又肯定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价值。
梧桐响雨,忆空江寒浪,渔舟冲雪。
横卧云峰千叠嶂,风旆槽香新压。
网跃银刀,纶收钩线,倚棹清歌发。
征鸿嘹亮,助予闲奏音节。
天上桂子阴成,月中香旧,几度人间别。
玉斧匣中常夜吼,可惜光阴虚设。
唤下云梯,直攀金户,打透重门铁。
姮娥念旧,料应重许人折。
光阴转毂,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学道参禅、要识取,自家本来面目。
闹里提撕,静中打坐,闲看传灯录。
话头记取,要须生处教熟。
一日十二时中,莫教间断,念念来相续。
唤作竹篦还则背,不唤竹篦则触。
斩却猫儿,问他狗子,更去参尊宿。
忽然瞥地,碧潭冷浸寒玉。
半世飘蓬,今何幸、得归乡曲。
却还似、重来燕子,认巢新屋。
好是秋晴风日美,饭香云子炊如玉。
念蟹螯、满把欲黄时,笋新绿。
仍更有,初开菊。
何妨更,重添竹。
与此君相对,且无荣辱。
待得吾庐三径就,此生素愿都齐足。
任三竿、红日上檐梢,眠方熟。
姑孰名邦,黄山畔、古台巍立。
秋渐老、重阳天气,郊原澄碧。
隐隐西州增远望,长江一带平如席。
怅英雄、千古到如今,空遗迹。
吴太守,文章伯。
寻胜事,酬佳节。
拥笙歌千骑,遍游南陌。
襟带江城当一面,折冲千里无强敌。
更行看、击楫溯中流,妖氛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