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省缘·其一》
《省缘·其一》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学道先须要省缘,莫教到被世情牵。

二时但得钵盂湿,囊底何妨无一钱。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僧人释怀深之手,名为《省缘》其一。诗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道义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与世间事务的关系。

首句“学道先须要省缘”,开篇点题,强调了在修道之前,首先要学会简化和管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与社会联系,避免被世俗的情感和欲望所牵绊。这不仅是对修行者个人修为的要求,也是对如何在尘世中保持清静心性的一种指导。

次句“莫教到被世情牵”,进一步阐述了避免被世俗情感所束缚的重要性。这里的“世情”指的是世俗的欲望、情感纠葛以及社会的种种诱惑,修行者需要保持警觉,不让这些外在因素影响内心的平静与修行的进程。

后两句“二时但得钵盂湿,囊底何妨无一钱”,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形象地说明了修行者的生活态度。这里“二时”指的是佛教中的两餐制,即一日两餐,象征着修行者简朴的生活方式。而“钵盂湿”则暗示了修行者在施食布施时的慷慨与慈悲之心,即使生活清贫,也愿意分享与帮助他人。“囊底无一钱”则表明了修行者不贪恋物质财富,将心灵的富足置于物质之上。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佛教中“舍”与“布施”的精神,以及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明的语句,传达了在修行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外界关系、保持内心清净、追求精神富足的重要理念。它不仅对佛教徒有深刻的启示,对于现代社会中寻求心灵平衡与和谐生活的个体也有着普遍的借鉴意义。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登郡寄京师诸季、淮南子弟

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
悬槛飘寒雨,危堞侵江流。
迨兹闻雁夜,重忆别离秋。
徒有盈樽酒,镇此百端忧。

(0)

寄黄、刘二尊师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矫掌白云表,晞发阳和初。
清夜降真侣,焚香满空虚。
中有无为乐,自然与世疏。
道尊不可屈,符守岂暇馀。
高斋遥致敬,愿示一编书。

(0)

送崔押衙相州(顷任内黄令)

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
驱鸡尝理邑,走马却从戎。
白刃千夫辟,黄金四海同。
嫖姚恩顾下,诸将指挥中。
别路怜芳草,归心伴塞鸿。
邺城新骑满,魏帝旧台空。
望阙应怀恋,遭时贵立功。
万方如已静,何处欲输忠。

(0)

送唐明府赴溧水(三任县事)

三为百里宰,已过十馀年。
只叹官如旧,旋闻邑屡迁。
鱼盐滨海利,姜蔗傍湖田。
到此安氓俗,琴堂又晏然。

(0)

送李十四山东游(一作山人东游)

圣朝有遗逸,披胆谒至尊。
岂是贸荣宠,誓将救元元。
权豪非所便,书奏寝禁门。
高歌长安酒,忠愤不可吞。
欻来客河洛,日与静者论。
济世翻小事,丹砂驻精魂。
东游无复系,梁楚多大蕃。
高论动侯伯,疏怀脱尘喧。
送君都门野,饮我林中樽。
立马望东道,白云满梁园。
踟蹰欲何赠,空是平生言。

(0)

赠别河南李功曹(宏辞登科拜官)

耿耿抱私戚,寥寥独掩扉。
临觞自不饮,况与故人违。
故人方琢磨,瑰朗代所稀。
宪礼更右职,文翰洒天机。
聿来自东山,群彦仰馀辉。
谈笑取高第,绾绶即言归。
洛都游燕地,千里及芳菲。
今朝章台别,杨柳亦依依。
云霞未改色,山川犹夕晖。
忽复不相见,心思乱霏霏。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