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答公卿信,高眠野兴浓。
虚堂开夜月,孤枕度秋钟。
临水成新作,看云忆旧峰。
林间仍抱疾,早晚遂相逢。
懒答公卿信,高眠野兴浓。
虚堂开夜月,孤枕度秋钟。
临水成新作,看云忆旧峰。
林间仍抱疾,早晚遂相逢。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寄华亭虚己师》。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首句“懒答公卿信”,透露出诗人对官场事务的疏离和对闲适生活的偏好;“高眠野兴浓”则描绘了他沉浸在山野之中的浓厚兴致和闲逸心情。
“虚堂开夜月,孤枕度秋钟”写诗人独处静室,只有明亮的月光和悠扬的钟声相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接下来,“临水成新作”暗示他在自然环境中创作灵感涌现,而“看云忆旧峰”则流露出对过往山川景色和友情的怀念。
最后两句“林间仍抱疾,早晚遂相逢”,诗人虽然身在林间且身体欠佳,但期待着与友人早日相见,表达了对相聚的期盼和对友情的执着。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我家曾住赤栏桥,邻里相过不寂寥。
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
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词剪烛看。
处处虚堂望眼宽,荷花荷叶过栏干。
游人去后无歌鼓,白水青山生晚寒。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放,只有诗人一舸归。
古帘空,坠月皎。
坐久西窗人悄。
蛩吟苦,渐漏水丁丁,箭壶催晓。
引凉颸、动翠葆。
露脚斜飞云表。
因嗟念,似去国情怀,暮帆烟草。
带眼销磨,为近日、愁多顿老。
卫娘何在,宋玉归来,两地暗萦绕。
摇落江枫早。
嫩约无凭,幽梦又杳。
但盈盈、泪洒单衣,今夕何夕恨未了。
环玦随波冷未销,古苔留雪卧墙腰。
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