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登临江亭》
《九日登临江亭》全文
清 / 吴锡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登高故事畏人夸,九日天涯又水涯。

江影明边初落雁,夕阳黄处独看花。

相思兄弟难成梦,如此亭台不是家。

输与沙鸥心迹好,一汀秋色住蒹葭。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锡麒的《九日登临江亭》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登高远眺的情景。首句“登高故事畏人夸”表达了诗人对登高习俗的谦逊态度,不愿过分炫耀自己的行为。接着,“九日天涯又水涯”点出时令为重阳,身处远方,四周皆是水域,流露出孤独和漂泊之感。

“江影明边初落雁,夕阳黄处独看花”两句通过江边大雁南飞和夕阳下独自赏花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寥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落雁象征着季节的转换和离别,而独看花则显现出诗人的孤寂与自我安慰。

“相思兄弟难成梦,如此亭台不是家”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眼前景色虽美,却无法替代家乡的感觉。结尾两句“输与沙鸥心迹好,一汀秋色住蒹葭”,诗人羡慕沙鸥自由自在的生活,将自己的心境寄托于沙鸥和江边的芦苇丛中,表达了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孤独、思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吴锡麒

吴锡麒
朝代:清   字:圣征   号:谷人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46~1818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吴锡麒天姿超迈,吟咏至老不倦,能诗,尤工倚声,诗笔清淡秀丽,古体有时藻采丰赡,代表作如《双忠祠》、《凤凰山怀古》、《观夜潮》、《读放翁集》等。在浙派诗人中,能继朱(彝尊)、杭(世骏)、厉(鹗)之后,自成一家。亦能词,但不如其诗和骈体文的著名。
猜你喜欢

句·其五

无金可寄东门傅,有齿能欺柱下苍。

(0)

纪梦

自从弱冠为游子,玉融丹井壶山市。

哦诗不用著工夫,已谪牂牁四千里。

柳侯未五十,罗池作刺史。

翰苑失词华,蛟龙怨泥滓。

我今四十贫无官,六合飘零到融水。

来时三宿柳城村,再拜前贤我如此。

才卑何怨嗟,且述西征始。

奔走岂吾心,跬步思桑梓。

江右湖湘抵桂林,青山争献双眸美。

青山纵好兴不生,万斛羁愁怀抱里。

夜长正好梦,征夫何早起。

合眼见故乡,开眼知行李。

交朋无恨别,亲戚常孔迩。

天明同登途,薄暮共栖止。

一更春酒熟,街头逢伯氏。

二更桑麻园,仲氏谈生理。

三更四更,平时往还人,见我早归呼我喜。

五更茅店寒,邻鸡振吾耳。

忽惊身在竹床眠,天外七闽何处是,只泪汪汪沾布被。

(0)

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上以揄扬其问学下则得佛家以法布施之意前后数君子有是志而不果今日薄西山幸一见此喜成古风三篇以贺后来之有作者且述下悰云·其三

蚤岁过玉融,悟逢陈叔盥。

曾待艾翁来,国风话长短。

忽听诵采蘋,玉川茶八碗。

因入网山门,多舍莆阳馆。

今喜文集行,源流心事满。

头颅七十六,见此抑何缓。

百为信有待,立志如君罕。

良晤向三山,汇缘非偶款。

(0)

壬戌重午于潜李氏作

我来于潜县,知有老聃族。

王气歇唐家,孙支散幽谷。

居然多仕版,壁列登科录。

生儿皆可爱,大小芝兰馥。

大者初试归,两眼如明烛。

小者才读书,应对机锋速。

他乡客重午,菖蒲随饮俗。

老去卧家山,如梦开诗牍。

(0)

平江课赋待试混补萧中立见之有相怜色因成四韵

吾乡犹自哂吾徒,易道东来话得无。

幸有蔡邕过爨下,独怜贾岛作原夫。

昌黎俗笔何曾短,永叔文衡不到输。

多少科名成底事,聊安飘泊老江湖。

(0)

融州望乡

故国来来八十程,登楼迷却桂州城。

望乡不分千山隔,上趁金乌日里行。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