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故事畏人夸,九日天涯又水涯。
江影明边初落雁,夕阳黄处独看花。
相思兄弟难成梦,如此亭台不是家。
输与沙鸥心迹好,一汀秋色住蒹葭。
登高故事畏人夸,九日天涯又水涯。
江影明边初落雁,夕阳黄处独看花。
相思兄弟难成梦,如此亭台不是家。
输与沙鸥心迹好,一汀秋色住蒹葭。
这首清代诗人吴锡麒的《九日登临江亭》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登高远眺的情景。首句“登高故事畏人夸”表达了诗人对登高习俗的谦逊态度,不愿过分炫耀自己的行为。接着,“九日天涯又水涯”点出时令为重阳,身处远方,四周皆是水域,流露出孤独和漂泊之感。
“江影明边初落雁,夕阳黄处独看花”两句通过江边大雁南飞和夕阳下独自赏花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寥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落雁象征着季节的转换和离别,而独看花则显现出诗人的孤寂与自我安慰。
“相思兄弟难成梦,如此亭台不是家”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眼前景色虽美,却无法替代家乡的感觉。结尾两句“输与沙鸥心迹好,一汀秋色住蒹葭”,诗人羡慕沙鸥自由自在的生活,将自己的心境寄托于沙鸥和江边的芦苇丛中,表达了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孤独、思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自从弱冠为游子,玉融丹井壶山市。
哦诗不用著工夫,已谪牂牁四千里。
柳侯未五十,罗池作刺史。
翰苑失词华,蛟龙怨泥滓。
我今四十贫无官,六合飘零到融水。
来时三宿柳城村,再拜前贤我如此。
才卑何怨嗟,且述西征始。
奔走岂吾心,跬步思桑梓。
江右湖湘抵桂林,青山争献双眸美。
青山纵好兴不生,万斛羁愁怀抱里。
夜长正好梦,征夫何早起。
合眼见故乡,开眼知行李。
交朋无恨别,亲戚常孔迩。
天明同登途,薄暮共栖止。
一更春酒熟,街头逢伯氏。
二更桑麻园,仲氏谈生理。
三更四更,平时往还人,见我早归呼我喜。
五更茅店寒,邻鸡振吾耳。
忽惊身在竹床眠,天外七闽何处是,只泪汪汪沾布被。
《纪梦》【宋·陈藻】自从弱冠为游子,玉融丹井壶山市。哦诗不用著工夫,已谪牂牁四千里。柳侯未五十,罗池作刺史。翰苑失词华,蛟龙怨泥滓。我今四十贫无官,六合飘零到融水。来时三宿柳城村,再拜前贤我如此。才卑何怨嗟,且述西征始。奔走岂吾心,跬步思桑梓。江右湖湘抵桂林,青山争献双眸美。青山纵好兴不生,万斛羁愁怀抱里。夜长正好梦,征夫何早起。合眼见故乡,开眼知行李。交朋无恨别,亲戚常孔迩。天明同登途,薄暮共栖止。一更春酒熟,街头逢伯氏。二更桑麻园,仲氏谈生理。三更四更,平时往还人,见我早归呼我喜。五更茅店寒,邻鸡振吾耳。忽惊身在竹床眠,天外七闽何处是,只泪汪汪沾布被。
https://shici.929r.com/shici/CJCU2y.html
蚤岁过玉融,悟逢陈叔盥。
曾待艾翁来,国风话长短。
忽听诵采蘋,玉川茶八碗。
因入网山门,多舍莆阳馆。
今喜文集行,源流心事满。
头颅七十六,见此抑何缓。
百为信有待,立志如君罕。
良晤向三山,汇缘非偶款。
我来于潜县,知有老聃族。
王气歇唐家,孙支散幽谷。
居然多仕版,壁列登科录。
生儿皆可爱,大小芝兰馥。
大者初试归,两眼如明烛。
小者才读书,应对机锋速。
他乡客重午,菖蒲随饮俗。
老去卧家山,如梦开诗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