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浮槎》
《咏浮槎》全文
明 / 陈守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灵槎泛泛日边来,夭矫犹龙信异哉。

若木何年腾碧汉,扶桑疑是出蓬莱。

虽经漂泊非沟断,自是乘风作楫才。

为语道旁休诟厉,良工应识拂云裁。

(0)
鉴赏

这首明代陈守镔的《咏浮槎》诗,以“灵槎”为题,描绘了诗人对神话传说中“浮槎”这一意象的想象与赞美。诗中的“灵槎”,即指传说中能载人至海外仙山的奇异木筏,其形象既具龙之矫健,又寓有超凡脱俗之意。

首联“灵槎泛泛日边来,夭矫犹龙信异哉。”开篇即以“灵槎”泛起于日边,展现其非凡的来去自由,形象地描绘了“灵槎”的灵动与神秘。接着,“夭矫犹龙”一句,将“灵槎”比作龙,不仅突出了其形态之美,更暗含了其超凡脱俗、自由翱翔的寓意。

颔联“若木何年腾碧汉,扶桑疑是出蓬莱。”进一步展开想象,将“灵槎”与传说中的“若木”、“碧汉”、“扶桑”和“蓬莱”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超越现实、通往仙境的意境。这里,“若木”象征着光明与永恒,“碧汉”则代表了天空的辽阔,“扶桑”与“蓬莱”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岛,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幻想世界。

颈联“虽经漂泊非沟断,自是乘风作楫才。”转而探讨“灵槎”的漂泊之旅,并强调其并非简单的流浪,而是凭借“乘风作楫”的能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了“灵槎”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尾联“为语道旁休诟厉,良工应识拂云裁。”以一种劝告的口吻,鼓励人们不要对“灵槎”的存在持怀疑或批评的态度,而是应该认识到其背后蕴含的智慧与力量。同时,也暗示了真正的“良工”(即有见识、有能力的人)能够理解并欣赏“灵槎”的独特之处,将其视为一种超越常规、富有创造性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表达了对超凡脱俗、自由探索精神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守镔
朝代:明

陈守镔,字克棐。澄海人。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贡生。鼎革后不出。著有《茧窝集》。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六、嘉庆《澄海县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寄赠泉石使李元直入觐

汉图昔中天,百六启真主。

当时邓高密,徒步赴光武。

诸公上云台,一叶渺湘浦。

声名三十年,玉气贯晴宇。

向来宣室问,天语道旧故。

不图太平日,复见起兵簿。

双旌奠侯服,三节临江浒。

垂欲大用公,少驻议圜府。

人言山泽官,底用庙廊具。

果闻一乘传,已踵追锋去。

翔凤览辉来,风采照鸳鹭。

平生经济心,十不一二吐。

兹行公勿逊,安国如鼎吕。

(0)

荆渚中流回望巫山无复一点戏成短歌

千峰万峰巴峡里,不信人间有平地。

渚宫回望水连天,却疑平地元无山。

山川相迎复相送,转头变灭都如梦。

归程万里今三千,几梦即到石湖边。

(0)

次韵徐子礼提举莺花亭·其一

滩长石出水鸣堤,城郭西头旧小溪。

游子断魂招不得,秋来春草更萋萋。

(0)

再韵答子文

浮生饱外莫求馀,羁旅东来计已疏。

肩耸已高犹索句,眼明无用且翻书。

百年子莫占元绪,万法吾今付子虚。

惟有登临心未厌,黄山闻道胜衡庐。

(0)

丰都观

神仙得者王方平,谁其继之阴长生。

飘然空飞五云軿,上宾寥阳留玉京。

石炉丹气常夜明,宠光万柏森千龄。

峡山偪仄岷江萦,洞宫福地古所铭。

云有北阴神帝庭,太阴黑簿囚鬼灵。

自从仙都启岩扃,明霞流电飞阳晶。

晖景下堕铄九冰,塞绝苦道升无形。

至今台殿栖竛竮,隋圬唐垩留丹青。

十仙怪奇溪女清,瑶池仙仗纷娉婷,琅璈赴节锵欲鸣。

我来秋暑如炊蒸,汗流呀气扶枯藤。

摩挲众迹不暇评,聊记梗概知吾曾。

(0)

新作锦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二首·其一

飞鸿衔子谩纷纷,万里西游始识真。

不管吴霜微点鬓,来看蜀锦烂争春。

倚阑定有司花女,秉烛仍留主夜神。

异县赏心谁与共,故人新作坐中宾。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