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坰登第赴调二首·其一》
《送刘坰登第赴调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昔在中朝日,长怀只影伤。

逢人尽吴蜀,无伴说荆襄。

千古卿材地,多年世论忘。

因君到云路,江汉不凄凉。

(0)
注释
昔:从前。
朝日:朝廷。
只影:孤独一人。
逢人:遇到的人。
吴蜀:指吴国和蜀国地区。
荆襄:古代地区名,包括荆州和襄阳。
卿材:你的才华。
地:品质。
世论:世人的评价。
云路:高远的路,比喻仕途或理想。
江汉:长江和汉水,这里代指江汉地区。
翻译
从前在朝廷的日子,常常独自感伤。
遇到的人都是吴蜀之人,无人能分享我对荆襄的思念。
你的才德被世人长久遗忘,
因为有你,我仿佛登上了云端之路,江汉之地也不再感到凄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送刘坰登第赴调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坰即将离别,前往京城任职的感慨。首句“昔在中朝日”回忆了往昔朋友共处的时光,那时刘坰还在京城,而诗人感到形单影只,心中充满伤感。接下来的两句“逢人尽吴蜀,无伴说荆襄”,描绘了诗人与刘坰分别后,他在吴蜀之地无人可分享关于荆襄的往事,流露出孤独和怀念之情。

“千古卿材地”赞扬了刘坰的才情,暗示他有着非凡的才能和广阔的前景。然而,“多年世论忘”又暗示了时间流逝,世人的评价和记忆可能会淡忘,这可能是对友人仕途的一种担忧。最后两句“因君到云路,江汉不凄凉”,诗人寄希望于刘坰的升迁能带给他好运,即使自己身处江汉之地,也能感受到友人的成功而不再感到凄凉。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赞赏。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缺题

澹云微雨暮秋天,为爱黄花带晚烟。

闻说名园千百种,愿分秋色到篱边。

(0)

夏日迎薰亭

苑启时初夏,亭阴午未阑。

雨过池藻碧,日绽海榴丹。

水木含清景,禽鱼得静观。

薰风能解愠,试取玉琴弹。

(0)

美人隔秋水

美人隔秋水,只尺若千里。

可望不可言,相思何时巳。

庭树多落叶,日夕秋风起。

我今年已衰,素发拥两耳。

回思少年时,容颜若桃李。

美人何当来,一笑怀抱洗。

未见令我思,既见胡不喜。

(0)

满庭芳五首·其三

别院霜砧,短亭风笛,听来无限伤神。

回思前事,春梦了无痕。

未免猿啼鹤怨,心情减、倦谱罗裙。

空弹指、露杯分酒,相对月如银。

新来添怅望,绵绵远道,楚水湘云。

怕粉憔脂悴,无计留春。

已是欢丛去眼,今生料、空盼横陈。

危栏外,寒鸦落木,愁杀倚楼人。

(0)

鹧鸪天.咏鹧鸪

何处行春不可怜。鹧鸪啼破落花天。

深山古道撑枯木,斜日孤村上冷烟。

歌蜀道,怨巴川。纵教行得也凄然。

伤心不用频传语,久向江头听杜鹃。

(0)

秦淮曲

万骑南巡正德年,内家前队铁连钱。

白衣舞罢乘鸾去,应有霓裳曲未传。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