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问前路,度溪望千峰。
晓雨送薄寒,碧嶂回秋容。
人言秋思悲,我爱山色浓。
归兴傥如此,宦情浑已慵。
故园黄菊花,正及茱萸钟。
佳节不负人,江海愧浮踪。
出郭问前路,度溪望千峰。
晓雨送薄寒,碧嶂回秋容。
人言秋思悲,我爱山色浓。
归兴傥如此,宦情浑已慵。
故园黄菊花,正及茱萸钟。
佳节不负人,江海愧浮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离开城郭,行走在山间小径上的所见所感。首句“出郭问前路,度溪望千峰”展现了一幅行旅图景,诗人走出城市,跨过溪流,眺望前方连绵不绝的山峰,充满了探索与期待。
接着,“晓雨送薄寒,碧嶂回秋容”描绘了初秋的景象,晨雨带来微寒,碧绿的山峦映衬着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感觉。诗人通过“晓雨”、“薄寒”、“碧嶂”和“秋容”等词语,细腻地勾勒出了季节变换的自然之美。
“人言秋思悲,我爱山色浓”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情感的独特理解。在他人眼中,秋天可能意味着离别与哀愁,但在诗人看来,秋天的山色更加浓郁,充满了生机与魅力。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
“归兴傥如此,宦情浑已慵”表明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态度。他似乎对仕途感到厌倦,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种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最后,“故园黄菊花,正及茱萸钟。佳节不负人,江海愧浮踪”将思绪拉回到家乡,提到故乡的黄菊与茱萸,以及即将到来的佳节。诗人感慨于自己未能陪伴家人共度佳节,内心充满愧疚,同时也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反思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抒情之作。
历山岩岩,虞舜宅焉。
虞舜徂矣,其神在天。
其德在人,其物在泉。
神不可亲,德用不知。
有冽斯泉,下民是祗。
泉流无疆,有永我思。
源发于山,施于北河。
播于中逵,汇为澄波。
有鳖与鱼,有菱与荷。
蕴毒是泄,污浊以流。
埃壒消亡,风火灭收。
丛木敷荣,劳者所休。
谁为旱灾,靡物不伤。
天地耗竭,泉亦沦亡。
民咸不宁,曰不享耶。
时雨既澍,百谷既登。
有流泫然,弥坎而升。
沟洫满盈,虾黾沸腾。
匪泉实来,帝实顾余。
执其羔豚,苹藻是菹。
帝今在堂,泉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