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六日早发新化》
《九月六日早发新化》全文
明 / 谢廷柱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出郭问前路,度溪望千峰。

晓雨送薄寒,碧嶂回秋容。

人言秋思悲,我爱山色浓。

归兴傥如此,宦情浑已慵。

故园黄菊花,正及茱萸钟。

佳节不负人,江海愧浮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离开城郭,行走在山间小径上的所见所感。首句“出郭问前路,度溪望千峰”展现了一幅行旅图景,诗人走出城市,跨过溪流,眺望前方连绵不绝的山峰,充满了探索与期待。

接着,“晓雨送薄寒,碧嶂回秋容”描绘了初秋的景象,晨雨带来微寒,碧绿的山峦映衬着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感觉。诗人通过“晓雨”、“薄寒”、“碧嶂”和“秋容”等词语,细腻地勾勒出了季节变换的自然之美。

“人言秋思悲,我爱山色浓”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情感的独特理解。在他人眼中,秋天可能意味着离别与哀愁,但在诗人看来,秋天的山色更加浓郁,充满了生机与魅力。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

“归兴傥如此,宦情浑已慵”表明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态度。他似乎对仕途感到厌倦,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种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最后,“故园黄菊花,正及茱萸钟。佳节不负人,江海愧浮踪”将思绪拉回到家乡,提到故乡的黄菊与茱萸,以及即将到来的佳节。诗人感慨于自己未能陪伴家人共度佳节,内心充满愧疚,同时也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反思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抒情之作。

作者介绍

谢廷柱
朝代:明

福建长乐人,字邦用,号双湖。谢士元子。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大理评事,迁湖广按察司佥事,正德十二年致仕。善属文,能诗。有《双湖集》。
猜你喜欢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榆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
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
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
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
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
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

(0)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槐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攀条擥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0)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竹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牛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

(0)

二月望日雪二绝

老翁衰病不忧花,百口唯须麦养家。
闻道田中犹要雪,兼收凝白试山茶。

(0)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七舜泉诗

历山岩岩,虞舜宅焉。
虞舜徂矣,其神在天。
其德在人,其物在泉。
神不可亲,德用不知。
有冽斯泉,下民是祗。
泉流无疆,有永我思。
源发于山,施于北河。
播于中逵,汇为澄波。
有鳖与鱼,有菱与荷。
蕴毒是泄,污浊以流。
埃壒消亡,风火灭收。
丛木敷荣,劳者所休。
谁为旱灾,靡物不伤。
天地耗竭,泉亦沦亡。
民咸不宁,曰不享耶。
时雨既澍,百谷既登。
有流泫然,弥坎而升。
沟洫满盈,虾黾沸腾。
匪泉实来,帝实顾余。
执其羔豚,苹藻是菹。
帝今在堂,泉复如初。

(0)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五次韵张君病起二首

老去生经废不行,镜中白发见空惊。
解将冲气通枯指,易甚新阳发旧茎。
一悟少年难久恃,不妨多病却长生。
文章缪忝追前辈,服食从来亦强名。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