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归鸦落照昏,一声渔唱与招魂。
纫兰餐菊生平事,沙冷月寒何处村。
湖上归鸦落照昏,一声渔唱与招魂。
纫兰餐菊生平事,沙冷月寒何处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湖畔黄昏景象。诗人以“湖上归鸦落照昏”开篇,巧妙地将归巢的乌鸦与落日余晖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归宿的氛围。接着,“一声渔唱与招魂”一句,通过渔夫的歌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赋予了诗歌一种哀婉的情感色彩,仿佛在为逝去的事物唱响挽歌。
“纫兰餐菊生平事”,这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中主人公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这里的“纫兰”和“餐菊”分别取自屈原《离骚》中的典故,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通过这两词,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岁月中坚持自我、追求高尚情操的回忆与感慨。
最后一句“沙冷月寒何处村”,以“沙冷月寒”描绘出夜晚的寒冷与孤独,进一步强化了前文所营造的凄清氛围。同时,问句式的结尾“何处村”,既是对环境的疑问,也是对人生归宿的思考,引发读者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荧惑照南纪,千里生尘埃。
守臣失其职,闵雨肠空摧。
奔走佞佛老,吁嗟祷风雷。
烁石势愈炽,望霓心可哀。
民情有愁恨,天意那能回。
缅怀端明公,岂薄德与才。
乞雨问山神,胡为亦迟徊。
邻邦贤使君,道妙藏灵台。
不待雨催诗,却以诗篇催。
伫听泻糟床,遥期衔贺杯。
政理阴阳和,诚加金石开。
馀波必及我,飘洒桐城隈。
两郡桐青青,年丰廪崔嵬。
普天望作霖,公盍归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