鬃发星星不胜镊,髭须点点尚堪镊。
两歧之物应暗笑,何厚于须薄于发。
好少恶老人情然,亦有不同为变迁。
昨近庆典赐举业,颇有履历增其年。
好恶恶好非颠倒,世间古道今应少。
对隆王昌非所知,但知坊记不言老。
鬃发星星不胜镊,髭须点点尚堪镊。
两歧之物应暗笑,何厚于须薄于发。
好少恶老人情然,亦有不同为变迁。
昨近庆典赐举业,颇有履历增其年。
好恶恶好非颠倒,世间古道今应少。
对隆王昌非所知,但知坊记不言老。
这首诗名为《镊白》,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以幽默诙谐的口吻,描述了人老鬓发稀疏但仍镊去少许髭须的情景。诗人自嘲头发稀疏,而髭须尚可修剪,暗示了对青春不再的感慨。他以"好少恶老"的人之常情开篇,指出人们对年轻和衰老的不同态度,认为这是随着时间变迁的自然现象。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因庆典而被赐予科举的机会,借此机会增加了自己的资历,暗示了对知识和经验积累的珍视。他进一步强调,喜好与厌恶并非绝对,世间道理也在不断变化,"好恶恶好"并非颠倒黑白。最后,他以"对隆王昌非所知,但知坊记不言老"收尾,表达了对名利权势的淡泊,只关注学问而非年龄的增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通俗,展现了乾隆帝对于人生阶段变化的豁达态度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昔者益州牧,意欲见杜微。
不能以身往,使人舆致之。
虽用为谏议,待士礼已非。
而况君房辈,端坐呼子陵。
子陵胸中气,直与青云平。
岂肯为人屈,彼亦徒骄矜。
孰如扬州牧,自处逊与恭。
德不矜其盛,事不矜其功。
南郭已三顾,迂身为衰翁。
以手书所问,视面叹厥容。
移时能立语,避乘乃鞠躬。
不知古之人,几人能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