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栊分晓色,远树子规啼。
浓露侵衣冷,晴烟压水低。
神游灵境健,身入画图迷。
衙吏无烦报,河洲鹭正栖。
帘栊分晓色,远树子规啼。
浓露侵衣冷,晴烟压水低。
神游灵境健,身入画图迷。
衙吏无烦报,河洲鹭正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的早晨风景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曦光初照下的宁静与生机。
"帘栊分晓色"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时间背景和氛围,帷幕和栏杆间透出的晨光,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柔和而又清新的画面。紧接着,"远树子规啼"则引入了自然界的声音,远处的鸟儿开始醒来,一声声啼鸣,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活泼。
"浓露侵衣冷,晴烟压水低"两句,更进一步地描绘了早晨的湿润和清凉。浓重的露珠沾湿了衣衫,带来一丝丝的凉意,而远处的晴空中飘浮着淡淡的云雾,它们似乎压低了水面的高度,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格外宁静。
"神游灵境健,身入画图迷"则是诗人对这份美景的内心体验。他们仿佛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了精神的自由,宛如进入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中,陶醉于其中,不自觉地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之中。
最后两句"衙吏无烦报,河洲鹭正栖"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现世的超然和对自然界的融合。没有官员的喧哗干扰,河岸上的鹭已安然栖息,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早晨清新世界的热爱,以及他个人对于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每岁秋蒐举,恒过熟稻时。
兹方迟启跸,恰值促常期。
遍陇黄云蔚,迎亭紫玉蕤。
肯教鹦鹉啄,宁数蕙兰披。
何必范云论,因怀杜甫诗。
腰镰农父入,凭槛近臣知。
乍见空云水,惟忻如栉茨。
关心真惬望,可口欲流脂。
三字瞻宸翰,五言纪昊慈。
更希八纮遍,永祝万仓斯。
湖楼才五间,玉泉全景纳。
山色波光相斗佳,楼与平之俾浃洽。
本因蓄水计,乃成揽胜所。
漾舟而来真济胜,左右逢源无不可。
是时飒爽报新秋,碧天朗澈纤云流。
桃笙如玉寒光浮,绿冰纱牖开四周。
呈奇萃秀无定态,大圆镜象随方酬。
我亦非临风谢公之觅句,我亦非怀土王子之增愁,徒观黄云䆉稏将丰收。
十才一遇宁不喜,又恐吾心乾惕或懈弛。
园亭多水木,自是气清凉。
宫禁翡翠瓦,五雉围红墙。
夏候所弗宜,暖气蒸炎阳。
朝仪讵可阙,适已宁云臧。
兹来乃迥别,竟日爽风飏。
立秋迟三日,律先报白藏。
晨从郊外来,多稼云将黄。
既欣望岁稔,且免筹边章。
九州奏书达,云时若雨旸。
诸凡皆顺吉,惟是敬不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