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厄台》
《厄台》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今古俱无忌惮情,厄台犹敢尚为名。

裔孙不复重瞳圣,俗目俱同瞽叟盲。

见愠仲由空肮脏,脍肝盗蹠尚彭亨。

圣人道大故难用,谁听弦歌兕虎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ètái
sòng / zhì

jīndànqíngètáiyóugǎnshàngwèimíng

sūnzhòngtóngshèngtóngsǒumáng

jiànyùnzhòngyóukōngāngzāngkuàigāndàozhíshàngpénghēng

shèngréndàonányòngshuítīngxiánshēng

注释
忌惮:畏惧。
厄台:困厄之地,比喻艰难的处境。
裔孙:后代子孙。
重瞳圣:指舜,传说他有双瞳孔。
瞽叟盲:瞽叟,指瞎眼的父亲;盲,形容眼光短浅。
仲由:孔子弟子,字子路。
肮脏:形容不干净或粗鄙。
脍肝盗蹠:盗蹠,春秋时期的大盗,此处比喻恶人;脍肝,切开肝脏,形容残忍的行为。
彭亨:形容吃得饱足。
弦歌:用琴瑟伴奏的歌曲,象征教化。
兕虎声:比喻危险的声音,如猛兽的吼叫。
翻译
古今的人都无所畏惧,即使在困厄中也还追求名声。
后代子孙不再有像舜那样的双瞳圣人,普通人的眼光都如同瞎子一样盲目。
见到孔子的愤怒,仲由也只是徒然肮脏,而盗跖剖开别人的心肝却依然吃得心满意足。
圣人的道理博大精深,所以难以轻易实行,又有谁能倾听像琴瑟歌声那样平和,或是面对猛兽时的警示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李廌所作,名为《厄台》。诗中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评和不满。

“今古俱无忌惮情”,表达的是在过去和现在,人们对于道德标准都毫无顾忌地打破,这种情形让人痛心。"厄台犹敢尚为名"则是说尽管如此,但有些地方(或指某些事物)依然自命不凡,颇有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

接下来的“裔孙不复重瞳圣”,意在批评后世子孙已经不再尊崇古代的圣人之道。"俗目俱同瞽叟盲"则是说普通人的视角与盲人无异,暗指当时社会民众对于真理和正义的认知已经严重偏差。

“见愠仲由空肮脏”,提到的是愠仲由,这个名字在古代有多种解释,但此处可能是用来比喻那些表面上看似完美无缺,实则内里腐朽的人物。"脍肝盗蹠尚彭亨"则是在说这些人虽然外表光鲜,但内在却是贪婪和不择手段。

最后,“圣人道大故难用”,意味着圣人的教诲博大精深,然而因为其高远而难以被世人理解和实践。"谁听弦歌兕虎声"则是在问,有谁能听到诗人通过琴瑟之音所传递的正直之声,这里的“兕虎”形容声音宏伟有力。

综上所述,李廌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民众认知盲目以及贤能难以施展的深切忧虑和批判。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荷池

名园中有十顷池,一钱不用君得之。

菱荷枯折小鸭睡,绝胜红妆青盖时。

蛙鸣莫作鼓吹想,亦莫问属官与私。

读书之暇招客饮,能有此乐非公谁。

(0)

夏雨应祈呈桂帅二首·其一

山椒云气佳,林表雨声急。

元戎郊坰去,归骑旌旆湿。

老夫不能陪,凉傍竹窗入。

儿报夕阳明,环城碧簪立。

(0)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其三

道义曾无间,因依遂有连。

旋闻新雨露,亟返旧林泉。

父老门庭下,儿孙几杖前。

不令成此段,泣涕问苍天。

(0)

岁尽

漏箭更筹日夜催,万牛不挽白驹回。

梅花雪片岁华尽,萱草柳条春鼎来。

病里诗书元不读,贫中尊俎未尝开。

年光似此真虚掷,请以丹心学死灰。

(0)

食淮白鱼二首·其二

帝所三江带五湖,古来修贡有淮鱼。

上方无复蠙珠事,玉食光辉却要渠。

(0)

竹奴

雾帐桃笙昼寝馀,此君那可一朝无。

秋来冷落同班扇,岁晚温柔是锡奴。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