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访承天寺二蜀僧论禅学》
《秋夜访承天寺二蜀僧论禅学》全文
明 / 宋登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箨冠随所适,竹杖复行唫。

夜月青莲宇,秋风珠树林。

根尘迷至性,诗酒涴禅心。

不学无生法,其如老病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探访承天寺中两位蜀僧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学探讨的氛围与心境的变化。

首句“箨冠随所适,竹杖复行唫”描绘了诗人的装束与行动,穿着竹制的帽子,手持竹杖,自由自在地行走,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自在。这里的“唫”字,可能是指轻声细语,或是自言自语,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接着,“夜月青莲宇,秋风珠树林”两句,以月光下的寺院和秋风中的树林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环境。青莲宇象征着佛教的纯洁与清净,而秋风中的珠树林则可能寓意着禅学中对生命流转与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根尘迷至性,诗酒涴禅心”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学的深入探索与反思。根尘指的是物质世界与感官的诱惑,至性则是指本真、纯净的本性。诗酒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世俗的享乐与诱惑,它们可能会干扰或污染禅者的内心,使其偏离了追求本真与清净的道路。

最后,“不学无生法,其如老病侵”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学实践的思考。无生法是佛教中关于生死轮回、无常变化的教义,意在引导人们超越对生死的执着,达到心灵的解脱。面对年华老去与身体的病痛,诗人意识到,如果不通过修行来领悟无生法,那么这些自然的规律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自己的心灵与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探访僧侣、探讨禅学的过程,更蕴含了对人生、自然与自我修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与探索。

作者介绍

宋登春
朝代:明

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猜你喜欢

谢赐飞鱼服

千古豳风颂衮衣,鱼袍何幸及臣微。

深惭赵子身胜服,徒羡张丞梦着绯。

圣典庸功严在笥,老年图报正知非。

寸心自许同春草,俯仰时时恋德辉。

(0)

虎豹豺狼四画为杨百户题虎

锯牙钩爪利如锋,一啸寒生万壑风。

徒手搏来羊犬缚,虎雄争似虎臣雄。

(0)

徐州洪二首·其一

吕梁积石天峥嵘,徐州上洪波稍平。

蛟龙怒卷四时雨,砥柱乱落三秋星。

辛夷杜若散洲渚,贝阙珠宫开窈冥。

舟人倚棹笑相语,九里山色连彭城。

(0)

杜鹃花

烟雨艳阳天,山花发杜鹃。

魂愁数叶暗,血渍一丛鲜。

正色争炎日,重台沓绛笺。

春风几开落,遗恨自年年。

(0)

琵琶曲

明妃初出塞,愁恨寄哀弦。

千岁琵琶语,六么音调传。

新声乍啭莺啼树,馀响不断龙吟川。

拂指四弦如裂帛,银床叶落悲寒蝉。

空林淅淅鸣虚籁,幽涧泠泠流瀑泉。

独抱中情向谁诉,曲终马上啼婵娟。

凤鸣朝阳苦难见,雁叫罗浮私自怜。

别有离愁弹夜月,浔阳江头停客船。

鸣弦拨尽清商怨,月冷蛾眉秋满天。

翠袖拂丝声切切,青衫湿泪思绵绵。

君不见越女吴姬美如玉,十三弹得琵琶曲。

一朝远嫁随征夫,望断江南春草绿。

(0)

夜雨山翁家偶书

山空秋夜静,月明松桧凉。

沿溪步月色,溪影摇空苍。

山翁隔水语,酒熟呼我尝。

褰衣涉溪去,笑引开竹房。

谦言值暮夜,盘餐百无将。

露华明橘柚,摘献冰盘香。

洗盏对酬酢,浩歌入苍茫。

醉拂岩石卧,言归遂相忘。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