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五十三首·其四十五》
《偈五十三首·其四十五》全文
宋 / 释克勤   形式: 偈颂

深深处,无物堪比伦。浅浅个,两手相分付。

以一统万,穿众穴于毫端。

补短截长,握秤尺于掌内。

意气不从天地得,英雄岂藉四时推。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禅宗诗人释克勤的《偈五十三首》之四十五,通过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道德与智慧的深刻洞察。

"深深处,无物堪比伦。" 开篇以“深深处”描绘一种深远、难以言喻的境界,暗示着超乎寻常的真理或智慧,而“无物堪比伦”则强调这种境界的独特性和不可比拟性。

"浅浅个,两手相分付。" 这一句通过对比“深深处”的深邃与“浅浅个”的简朴,形象地表达了在深邃的真理面前,一切复杂的道理都变得简单明了,如同将深奥的道理通过双手传递给他人一样直接和清晰。

"以一统万,穿众穴于毫端。" “以一统万”意味着以单一的理念或原则统摄万物,体现了道家“一即是多,多归于一”的哲学思想。“穿众穴于毫端”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理念如何细微到极致,如同在毫末之间穿行,却能影响万物。

"补短截长,握秤尺于掌内。" 这里运用了“补短截长”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在道德修养上,人们应该善于发现并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去除过长的缺点,就像在手掌中掌握了一把秤尺,能够准确衡量并调整自己。

"意气不从天地得,英雄岂藉四时推。" 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真正的英雄气概并非源自天地赋予,而是源于内心的坚定与自我超越,不受四季更替的影响,体现了禅宗中关于内在修为与外在环境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宇宙真理、道德修养、个人修为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和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释克勤
朝代:宋

释克勤(一○六三~一一三五),字无著,号佛果,彭州崇宁(今四川郫县西北)人。俗姓骆。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历住妙寂、六祖、昭觉等寺。徽宗政和中诏住金陵蒋山,敕补天宁、万寿。高宗建炎初,又迁金山,赐号圆悟禅师。改住云居,复领昭觉。绍兴五年卒,年七十三。赐号灵照,谥真觉禅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作正觉)。事见《鸿庆居士集》卷四二《圆悟禅师传》,《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七十二首。
猜你喜欢

挽陆提学

一经魁两浙,蚤岁擅时名。

腰带黄金瘦,心忧白发明。

机云看世业,群愈愧门生。

永夜文星在,空山暮雨声。

(0)

为曹廷润题鱼图

昔年走马官京畿,见说画鱼刘锦衣。

江湖浩渺一涂抹,蛟螭神怪随指挥。

家居僻巷曲复曲,驾枉日日来旌旂。

残缣今日得半幅,明日筐篚罗门扉。

方塘十笏映堂序,芰荷铺水天容辉。

鳣鲔鲿鲨争鱍鱍,蜻蜓蛱蝶故飞飞。

君侯搦管坐池上,虫鱼适意同忘机。

落笔信手入神妙,俗师自觉多依违。

大鱼七日见首尾,小鱼才足分鳞鬐。

溟渤高飞九天外,武阳下箸千头馀。

无小无大意与会,苦心只许良工知。

嗟余有目未荆识,叶龙赵马知瑰奇。

曹君何处又得此,使我一见心萦丝。

年来风雨沙溪上,观澜无术惭涟漪。

烝然有鱼不受钓,扁舟六物空追随。

在藻敢忘君子乐,鼓枻时闻渔父辞。

铅椠平生无好句,乾坤俯仰系遐思。

(0)

古意送张学谕尹献县三首·其三

迢迢瀛海路,皑皑燕山雪。

顽云夜不开,青灯寒自灭。

天低风力劲,布被冷如铁。

晨起策羸马,遥望古城闑。

岂不念荼苦,所愧负先哲。

前溪斫水渡,下见水澄澈。

心怀庙堂忧,孤囊正愁绝。

(0)

凝香寝

室小已成趣,豪吟客未来。

祥光窥户牖,芳响出蒿莱。

参辰驹过隙,三五兔生隈。

守墨凝香枕,焉知葛与怀。

(0)

秋日西郊书事二首·其一

金井叶半脱,宝阑丝乍寒。

凉泉鸣石罅,骤雨刷危滩。

草浥萤收照,林空马放欢。

水头高帽客,公事了渔竿。

(0)

早春

春色来何处,蓬窗试一开。

积寒犹困柳,晴雪渐舒苔。

未举书云笔,新停送腊杯。

江山多旧约,斜日重徘徊。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