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息力杂诗·其二》
《息力杂诗·其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日日从人冷水浇,寸丹馀热那能消?

笕泉偏近征夫枕,无雨无风响彻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劳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感慨。首句“日日从人冷水浇”,生动地展现了劳作的艰辛,每日在冷水的浇灌下劳作,形象地描绘了劳动的繁重与艰苦。次句“寸丹馀热那能消?”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疲惫与劳苦的深切感受,即使身体上的劳累可以暂时得到缓解,但内心的疲惫与焦虑却难以消除,体现了劳役生活对身心的双重压力。

接着,“笕泉偏近征夫枕”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命运联系起来,笕泉(引水管道)靠近征夫(出征士兵)的枕头,暗示着劳役生活与战争的紧密关联,以及劳役者可能面临的生死考验和不确定的命运。最后,“无雨无风响彻宵”则以夜间的寂静反衬劳役生活的喧嚣与不息,即便是在最宁静的夜晚,劳役者的劳作声依然回荡不绝,表现了劳役生活的持续与艰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底层人民的劳役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劳役者辛劳与痛苦的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晚至永安寺迟海涵百

竟日历巉岩,耽幽不觉艰。

远烟归鸟路,清磬夕阳山。

石磴云霞引,松门铁锁攀。

主人相失后,徙倚暮崖间。

(0)

书怀·其一

韬精超俗虑,幽想洽岩栖。

结屋峰千仞,侵篱月一溪。

耸身霄汉近,放眼白云低。

此际堪逃俗,相观物性齐。

(0)

秋日都门感怀五首·其三

世情浓极处,偏喜绝无闻。

彻骨贫应尔,谋身事岂群。

苍松寒啸雪,孤鹤健淩云。

败叶经风雨,萧萧落正纷。

(0)

广西义宁令倪懋公尽难诗

孝廉倪公成都豪,出宰义宁控有苗。

苗性凶顽不可抚,结巢深箐如猿猱。

赤脚腾跳善奔走,杀戮连年到鸡狗。

懋公建议立兵威,当事逡巡畏尾首。

但令亲谕劝,不必事征战。

持重谓能收众心,养晦妄冀凶徒变。

贤宰受檄初踟蹰,拔刀崛起英风徂。

马革裹尸臣子分,但恨谋国非良图。

身探猛虎窟,委作馁兽肉。

未及交一言,蚁聚蜂腾恣芟戮。

手提墨绶血模糊,振臂一呼天为哭。

宁甘寇盗求生全,昂藏八尺蠲溪谷。

杀身成仁未足奇,百计千磨事惨酷。

埋身敲齿截其舌,噀血嗔目犹骂贼。

从者歼尽无一归,沈尸潭底谁能识。

赫然忽动万乘威,雷霆下击成灰飞。

忠魂披发来助战,白昼袒裼为前麾。

寇平事达九重耳,睢阳奇节差可拟。

叹息褒忠异数加,难荫恩荣及儿子。

天家不识颜平原,临难忠丹乃若此,呜呼懋公终不死。

(0)

送王齐岳归里·其二

长安名利都,才智纷纭聚。

豪家势熏天,嘘气成烟雾。

臧获被文锦,驽骀饰金璐。

奔趋望汲援,门庭日如鹜。

却望生惭赧,失路谁相顾。

既悔羝触籓,还伤舆脱辐。

行则不能前,退则羸其角。

(0)

送孙在原回黔南龙泉县任四首·其四

愁云结重阴,游子将跋陟。

徘徊眷歧路,悢悢情难抑。

边风吹枯蘋,飘飖离本根。

食蓼长觉苦,怀冰长觉寒。

愁人多酸辛,况当离别难。

唯念复来归,慰我桑榆年。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