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青天半壁,看烟外,画成图。
自卧虎池荒,坠岩花雨,惊落飞鼯。残歈。
越来远引,洗蛮腥、山影夕阳扶。
留得千年剑化,紫兰香径全芜。愁余。落叶啼乌。
渔唱杳,客怀孤。访廊屧秋声,琴台片石,麋鹿都无。
寒芦。碎波似沼,问沙鸥、可识范家湖。
付与残箫倦鼓,一场啼鸟相呼。
倚青天半壁,看烟外,画成图。
自卧虎池荒,坠岩花雨,惊落飞鼯。残歈。
越来远引,洗蛮腥、山影夕阳扶。
留得千年剑化,紫兰香径全芜。愁余。落叶啼乌。
渔唱杳,客怀孤。访廊屧秋声,琴台片石,麋鹿都无。
寒芦。碎波似沼,问沙鸥、可识范家湖。
付与残箫倦鼓,一场啼鸟相呼。
这首《木兰花慢》描绘了虎丘山顶瘦塔盘空的壮丽景象,以及作者在此地的感慨。开篇“倚青天半壁,看烟外,画成图”,以磅礴之气概,将读者带入一个云雾缭绕、如画般的仙境之中。接着,“自卧虎池荒,坠岩花雨,惊落飞鼯”几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虎丘山的荒凉之美,以及飞鼯惊落的动态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残歈。越来远引,洗蛮腥、山影夕阳扶”则进一步渲染了山色与夕阳的和谐之美,仿佛夕阳为山影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洗去了往日的尘埃与腥味。接下来,“留得千年剑化,紫兰香径全芜”两句,借千年剑化和紫兰香径的衰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
“愁余。落叶啼乌。渔唱杳,客怀孤”几句,通过落叶、啼乌、渔唱和孤独的客人形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寂寞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与孤独。最后,“访廊屧秋声,琴台片石,麋鹿都无”描绘了秋天的寂静与空旷,以及琴台、片石、麋鹿的消失,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和时间流逝的主题。
“寒芦。碎波似沼,问沙鸥、可识范家湖”则通过芦苇的寒冷、波浪的破碎和对沙鸥的询问,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最后一句“付与残箫倦鼓,一场啼鸟相呼”,以残箫倦鼓和啼鸟的相互呼应,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虎丘山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