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民国五周年,犹有深忧抱杞天!
月朔缘何更夏正?岁除随俗写春笺。
不夷不惠行吾素,无害无灾且自怜!
世外桃源忘甲子,且浮绿蚁醉尊前。
共和民国五周年,犹有深忧抱杞天!
月朔缘何更夏正?岁除随俗写春笺。
不夷不惠行吾素,无害无灾且自怜!
世外桃源忘甲子,且浮绿蚁醉尊前。
这首诗《除夕》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联“共和民国五周年,犹有深忧抱杞天!”开篇即点明了时代背景,民国成立五年后,诗人内心仍充满忧虑,如同古人担忧国家命运一般。这里既有对国家政治体制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颔联“月朔缘何更夏正?岁除随俗写春笺。”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思考。在新旧交替之际,诗人提出疑问:为何要遵循传统的夏历?这既是对传统与变革的思考,也是对社会习俗与文化传承的探讨。
颈联“不夷不惠行吾素,无害无灾且自怜!”表达了诗人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诗人选择坚守本心,不为外界压力所动摇,同时对自己保持一定的怜悯和关怀,体现了其内心的坚韧与自我反省。
尾联“世外桃源忘甲子,且浮绿蚁醉尊前。”以“世外桃源”象征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不受时间束缚、远离尘嚣的仙境之中,与世隔绝,忘却年岁的更迭。在这里,诗人通过饮酒来寄托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展现了其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传统与变革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社会中寻找精神寄托的个人态度。
三百茶团外,佳名饼肆添。
时光逢月满,风味话秋甜。
捣面疑舂兔,蒸酥俨炙蟾。
圆裁轮影细,高叠塔形尖。
裹到红绫煖,修成玉斧铦。
屑霏琼碎杵,粉腻镜开奁。
偶为登盘擘,非同破璧占。
霓裳歌听罢,绮席好频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