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甫咏雪》
《次韵和甫咏雪》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

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

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

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yǒngxuě
sòng / wángānshí

bēnzǒufēngyúnmiànláizuòkànshānlǒngcuīwéi

píngzhìxiǎnhuìfēirùnjiāoshìyǒucái

shì便biànbāojìngōngchéngzhōngfàngchūnhuí

hánxiāngniànfēngniánruìzhīqīngtiānwànkāi

注释
奔走:疾驰,快速移动。
风云:比喻世事变化。
崔嵬:形容山高大险峻。
平治:治理,整治。
险秽:危险和污秽的地方。
非无德:并非没有德行。
势合:形势配合。
包地尽:包容天地万物。
放春回:让春天回归,象征生机复苏。
寒乡:寒冷的地区。
丰年瑞:丰收的吉祥。
青天万里开:万里无云的晴空。
翻译
风雨疾驰而来,我静观山岭如玉般峻峭
治理险恶并非没有德行,滋润干涸之地显现出才能
一旦形势有利就仿佛能包容天地,功成名就后期待春天回归
身处寒冷地区的人不期盼丰收的吉祥,只向往万里晴空的开阔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次韵和甫咏雪》。诗中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和个人理想的关切。

"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

这两句描写了雪花纷飞,覆盖了周围的山川,使之变得如玉一样洁白坚硬。这里借用自然景象,隐喻政治家在动乱中保持清醒和坚定。

"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

这两句强调了治理国家、平息祸乱的能力,并非易事,而能够做到这些则显示出领导者的德行与才能。这也可以理解为王安石对自己政治理念和实践的自信。

"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

这两句表达了在大势所趋、事业成功之时,仍需保持谨慎,不可有丝毫懈怠。此外,还强调了即使功成名就,也希望能够像春天的到来一样,给人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寒冷的故土没有留恋,而是怀念那广阔无垠的蓝天和心中所向往的远大理想。这也反映出王安石的胸襟与抱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雪景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在实现这些理想过程中的自信与坚持。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史可法祠联

佩鄂国至言,不爱钱,不惜死;

与文山比烈,曰取义,曰成仁。

(0)

挽张之洞联

文章勋业,声施烂然,雅有古大臣风骨;

旧学新知,名言不朽,留为今多士楷模。

(0)

挽曾国荃联

是一代中兴元老,威宣华夏,功盖寰区,社稷赖匡扶,麟阁允推公作首;

垂千秋不朽令名,气壮河山,身骑箕尾,樗材感知遇,鸿慈未报我伤心。

(0)

史梦兰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

罗郁道成九百岁;瑶池桃实三千年。

(0)

挽张百熙联

典重易名,揆之河间仪徵,公原无愧;

感深知己,失此泰山北斗,吾谁与归。

(0)

挽曾纪泽联

执鞭卅余年,负弩七万里,甫列仕途,顿悲上峰失樾荫;

望同司马相,勋迈卧龙公,忽登仙藉,不徒中土泣梁摧。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