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金山寺同陈隆之太史陈来源外翰分得江字》
《游金山寺同陈隆之太史陈来源外翰分得江字》全文
明 / 陈吾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词客招携谒上方,胜游宁觉滞他邦。

鼋鼍傍岸窥禅语,云雾当空护法幢。

海上仙山无弱水,人间倒景有长江。

应知河朔非吾辈,良夜何劳引玉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游览金山寺时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首联“词客招携谒上方,胜游宁觉滞他邦”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金山寺游览的情景,表达了对此次胜游的期待与满足,仿佛置身于他乡胜地,却能感受到超凡脱俗的宁静与美好。

颔联“鼋鼍傍岸窥禅语,云雾当空护法幢”运用生动的自然意象,将鼋鼍(一种类似鳄鱼的动物)拟人化,它们似乎在岸边聆听禅语,而云雾则如同守护佛法的幢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氛围。这一联通过自然与宗教元素的结合,展现了金山寺独特的灵性与神圣感。

颈联“海上仙山无弱水,人间倒景有长江”进一步拓展了想象空间,将金山寺所在的长江比作人间的仙山,弱水则是虚幻的象征,强调了金山寺作为精神寄托之地的独特地位。同时,长江倒映的景象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层次感,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金山寺倒映在长江水面上的美丽景象。

尾联“应知河朔非吾辈,良夜何劳引玉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份与追求的反思。他认为像河朔(古代地区名,此处泛指世俗之人)那样的生活并非适合他们这样的文人雅士,因此在美好的夜晚,无需刻意点亮灯盏,因为内心的光明已足够照亮前行的道路。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山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宗教精神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吾德
朝代:明

(1528—1589)明广东归善人,字懋修,号有斋,一作省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行人。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以谏市珍宝斥为民。神宗即位,起兵科。万历元年进右给事中。张居正当国,谏官言事必先请,吾德独不往、寻屡以事力争,益忤居正,出为饶州知府。御史承风借端诬劾,谪马邑典史。又劾其莅饶时违制讲学,除名为民。居正死,起官,终湖广佥事。有《谢山存稿》。
猜你喜欢

荅许殿卿长史·其六

绣斧朱钲引碧油,风光差胜廿年游。

东州耆旧毋劳羡,镜里清霜半上头。

(0)

程孟孺谒余武昌以是日至而余以是日发因偕登庐岳各返故里遂成二绝为赠并呈豫章诸王孙·其一

君作游人上武昌,我为迁客下浔阳。

何如一醉匡庐色,归卧沧江紫气傍。

(0)

金翁八十矣为小祇园作新词游戏三昧语走笔为谢·其一

长千里头春事繁,家家玉树待君翻。

多情却是频伽鸟,自谱仙音供世尊。

(0)

梓于鳞集有感八绝句·其五

若问陵阳剖后名,双悬皎月照咸京。

不然仍隐荆山去,看即须偿十五城。

(0)

感兴六首·其五

欲酌仍停鹦鹉螺,酒醒长叹对银河。

傍人总会应难语,但道中年感慨多。

(0)

有感·其二

江南秋尽雁初飞,应是深闺欲寄衣。

剔罢银灯金剪涩,一双红箸隐寒机。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