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已可知,牙齿今复落。
十步或再休,啜粥不及勺。
身依一蒲团,壁挂两芒屩。
对客辄坐睡,有问莫能酢。
念昔少壮时,心慕宦游乐。
初登平津馆,晚入征西幕。
雨暗骆谷烽,霜清散关柝。
登高望中原,气已吞雍雒。
宁知事大谬,憔悴理征橐。
单车去梁益,健席下沔鄂。
还朝见故人,大马黄金络。
后来固多士,鹓鹭照台阁。
婆娑郎吏间,祇自取嘲噱。
历思从来事,无铁可打错。
幸得还故园,快若解束缚。
闾里通有无,情厚不为薄。
泥行事春耕,日曝毕秋穫。
隔墙唤邻翁,浊酒聊共酌。
头颅已可知,牙齿今复落。
十步或再休,啜粥不及勺。
身依一蒲团,壁挂两芒屩。
对客辄坐睡,有问莫能酢。
念昔少壮时,心慕宦游乐。
初登平津馆,晚入征西幕。
雨暗骆谷烽,霜清散关柝。
登高望中原,气已吞雍雒。
宁知事大谬,憔悴理征橐。
单车去梁益,健席下沔鄂。
还朝见故人,大马黄金络。
后来固多士,鹓鹭照台阁。
婆娑郎吏间,祇自取嘲噱。
历思从来事,无铁可打错。
幸得还故园,快若解束缚。
闾里通有无,情厚不为薄。
泥行事春耕,日曝毕秋穫。
隔墙唤邻翁,浊酒聊共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感》,通过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去仕途浮沉和现实生活转变的感慨。首句“头颅已可知,牙齿今复落”描绘了诗人老态的写照,暗示岁月流逝。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回忆起年轻时追求官场功名,从平津馆到征西幕的经历,以及曾经的豪情壮志。
然而,“宁知事大谬,憔悴理征橐”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诗人感叹自己的仕途失意,被迫离开朝廷,辗转各地。回归田园后,他感到如释重负,邻里之间的淳朴交往让他感到快乐,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耕作度日,与邻居把酒言欢。
整首诗以个人生活变化为线索,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民间的心路历程,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情感深沉,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