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营寒事,峥嵘穷腊前。
云山一败裘,百种不敢先。
游于物之初,更尚我所贤。
彼哉野马尘,从渠舞瓮天。
岁晚营寒事,峥嵘穷腊前。
云山一败裘,百种不敢先。
游于物之初,更尚我所贤。
彼哉野马尘,从渠舞瓮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和天字》。诗中描绘了岁末时节,诗人忙碌于准备过冬之事的情景,强调了在物质生活面前保持精神高洁的重要性。
首句“岁晚营寒事”,点明了时间背景——年末,人们开始为寒冷的冬季做准备。接着,“峥嵘穷腊前”一句,通过“峥嵘”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年末筹备工作的紧张与繁重,而“穷腊”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
“云山一败裘,百种不敢先。”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败裘”,即破旧的皮衣,暗示自己在物质条件上的匮乏。同时,“不敢先”三字表达了在面对生活必需品时的谨慎与节俭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适度把握。
“游于物之初,更尚我所贤。”这两句诗转而探讨了精神层面的价值观。诗人认为,在面对物质世界时,更重要的是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和精神追求,即“我所贤”。这表明了诗人对于精神价值的重视,超越了对物质财富的单纯追求。
最后一句“彼哉野马尘,从渠舞瓮天。”以“野马尘”象征世俗的浮华与虚无,而“瓮天”则比喻有限的天地间的生活。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俗追求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精神自由与超越的向往。整首诗在描绘现实生活的艰辛之余,更凸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溪流两岸秋,日落千山暮。
一亭压其间,登览洗万虑。
胸襟富丘壑,方领此幽趣。
掷饵来潜鳞,围棋惊过鹭。
酒壶展逸兴,渔唱续远浦。
安得哦松来,撚髭同觅句。
浙江之东千岩出,参差半天气葱郁。
禹昔不返南巡车,越人交口说遗迹。
日往月来三千春,宫有龙瑞洞阳明。
搜深陟危辨旧穴,讹以传讹终难寻。
荒山一片老风雨,徘徊问山山无语。
寒林朝号万壑秋,冷烟暮结太古愁。
谁能为起马迁死,指点当时所探何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