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痕消已尽,长空静、皎日映江流。
看寒草都腓,衰林渐薄,翠荷遍沼,黄橘连洲。
新晴好、抱琴遵竹浦,载鹤共松舟。
近市炊烟,隔林樵唱,苍茫望远,窈窕寻幽。
晚来还著屐,穷岩壑、更上绝顶飞楼。
何事西来爽气,偏对吟眸。
指青峦万叠,澄川百道,绕阑分列,似画难收。
方信三吴佳景,尽属清秋。
雨痕消已尽,长空静、皎日映江流。
看寒草都腓,衰林渐薄,翠荷遍沼,黄橘连洲。
新晴好、抱琴遵竹浦,载鹤共松舟。
近市炊烟,隔林樵唱,苍茫望远,窈窕寻幽。
晚来还著屐,穷岩壑、更上绝顶飞楼。
何事西来爽气,偏对吟眸。
指青峦万叠,澄川百道,绕阑分列,似画难收。
方信三吴佳景,尽属清秋。
这首明代吴子孝的《风流子·登虎丘致爽阁》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和登高览胜的闲适心情。开篇以"雨痕消已尽,长空静、皎日映江流"写出了雨后的宁静与明亮,江面波光粼粼,寒草萎靡,衰木稀疏,而翠绿的荷叶和金黄的橘洲则透露出生机。接着,词人抱琴竹浦,载鹤松舟,享受着市井之外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远处的炊烟和樵歌更添了一份田园诗意。
傍晚时分,词人兴致勃勃地穿上木屐,攀登山岩,直上飞楼,感受着清爽的秋意。他感叹这西来的清风,似乎特意为他的吟诵而起,使得眼前的山峦、河流如画卷般展开,难以尽数。最后,他深信三吴之地的美景,尤其是这清秋时节,皆是大自然的恩赐,令人流连忘返。
整首词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某丘某水记儿时,陈迹迷茫问不知。
观里看花空有菜,山南种豆落为萁。
林疏想弋逋仙鹤,壁坏应墁坡老诗。
只怪西湖顽面目,浓妆犹自学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