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叠叠,溪流曲曲。
大似雷轰,细似琮琤,碎玉声声续。
天际倒悬三峡,波漾千竿竹。
石齿冷,入手寒香沁新绿。
更耸身直上,鸟道清泉,羊肠翠麓。扶杖云生足。
小憩松风,看摘春纤,轻携碧篓,村火几处茶初熟。
山叠叠,溪流曲曲。
大似雷轰,细似琮琤,碎玉声声续。
天际倒悬三峡,波漾千竿竹。
石齿冷,入手寒香沁新绿。
更耸身直上,鸟道清泉,羊肠翠麓。扶杖云生足。
小憩松风,看摘春纤,轻携碧篓,村火几处茶初熟。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过涧歇·其一》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涧的幽深与秀美。"山叠叠,溪流曲曲"形象地刻画了山峦起伏、溪水蜿蜒的景致,如同自然的乐章。"大似雷轰,细似琮琤,碎玉声声续"运用比喻,将流水声比作雷鸣和玉碎,动静结合,富有音乐感。
"天际倒悬三峡,波漾千竿竹"则展现出峡谷的壮观和竹林在水中的摇曳,如诗如画。"石齿冷,入手寒香沁新绿"通过触觉和嗅觉,描绘了山石的清凉和竹叶的清香,给人以清新之感。
"更耸身直上,鸟道清泉,羊肠翠麓"进一步描绘了山路险峻,宛如鸟道,泉水清澈,山路翠绿,充满了探索的趣味。"扶杖云生足"写出登山者的惬意,"小憩松风"则让人感受到松林间的宁静与凉爽。
最后,"看摘春纤,轻携碧篓,村火几处茶初熟"描绘了山间采茶的田园生活,温馨而宁静,给人以闲适之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罗岕一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自昔有遗韵,小饮不尽觞。
坐待竹间月,奈此云影长。
起行林下路,散策踰平岗。
破眼一枝春,著意千叶黄。
暄寒会有分,蜂蝶来无央。
鸟语带馀寒,竹风回妙香。
缅想两公子,作恶变清凉。
谁怜尘沙底,疲马踏朝阳。
斯人班马后,如圭复如璋。
相逢了无得,佳处每难忘。
三岁公门不屡过,作笺时得问如何。
及兹去去翻为恨,向使常常肯谓多。
勇锐闭房犹著酒,切深疾恶反伤和。
赠言窃取仁人号,善听君居长者科。
开窗得远意,兴出杳冥间。
芳草日边路,片云天外山。
好花和露斸,脩竹夹藤删。
每许南邻伴,时来一寄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