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鹤鸣亭·其三》
《题鹤鸣亭·其三》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林下萧然一秃翁,斜阳扶杖对西风。

功名此去心如水,富贵由来色是空。

便好洗心依佛祖,不妨强笑伴儿童。

客来閒说那堪听,且喜新来耳渐聋。

(0)
注释
林下:树林之下。
萧然:孤寂的样子。
秃翁:光头老人。
斜阳:傍晚的太阳。
扶杖:拄着拐杖。
西风:秋风。
功名:功绩和名声。
心如水:心境平静如水。
色是空:一切外在事物皆为空幻。
洗心:洗涤心灵。
佛祖:佛教中的最高神灵。
强笑:勉强微笑。
儿童:小孩。
那堪听:不堪听闻。
耳渐聋:听力逐渐衰退。
翻译
树林下独自一人,一位光头老翁面对西风,斜倚着手杖。
对于功名利禄,他的心如止水,富贵荣华在他看来都是空幻。
他愿意洗净心灵,依从佛祖的教诲,也乐意强颜欢笑陪伴孩子们。
客人来访闲聊的内容,他已无法承受,还好最近耳朵越来越聋,听不清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林下独处的老者形象,他身着简朴,面对夕阳和秋风,显得孤寂而超然。诗人以"功名此去心如水"表达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认为富贵不过虚幻,"色是空"的理念流露出佛教思想。他选择洗净心灵,依靠佛祖指引,同时也能以微笑面对孩童的纯真,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对于世事纷扰,来访者的闲谈已难以引起他的兴趣,反而庆幸自己耳朵渐聋,能避开尘世的喧嚣。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辛弃疾晚年对生活的超脱与宁静。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送徐圣可十首·其二

元素当年会子瞻,山三百叠故依然。

风流文采徐杨并,所欠宾朋似往年。

(0)

竹夫人二首·其一

夫人承主爱,不在鸳鸯帏。

庭枫飘一叶,满眼贮秋悲。

(0)

呈曾秀州原伯二首·其一

叹息茶山老,知名四十年。

惊看二龙在,喜有一灯传。

厚礼惭虚左,微材许诣前。

形神见公妙,闭口敢言禅。

(0)

寄辛滁州

江皋追送仅踰旬,节物俄惊一度新。

西涧潮生还值雨,南山雪尽正逢春。

遥知风韵如前辈,可有篇章忆故人。

拟向琅琊问幽事,两翁遗迹未埃尘。

(0)

次韵程道徽三首·其二

子家江滥觞,还送江入海。

凄凄兕虎叹,屈指已十载。

饥唯三韭足,寒止一衲在。

试问十二宫,从来谁主宰。

(0)

孙元可赋张公石室诗句语险怪辞峰秀拔读之如神游洞府而陵果为之奔属也非身行此洞不知此诗之工盖其质似卢仝而文丽多之如又加鞭当千里一瞬其视刘叉马异得名浪矣诗文与我过当诚无足以当之牵韵勉酬真添薪煮箦之举

君不见谈天衍有言,九州之大惟一州,无论青冀并营幽。

我其放言学邹子,将子听之无我尤。

我骑一纸白驴子,趷梯趷塔走上南山头。

万里以意行,一息不暂留。

谽谺到空洞,且作秉烛游。

呼来混沌老蝙蝠,尔作精怪我则不。

从教激风怒窍拔木折石,一去旬有五日而后返,但是有户则可由。

积苏累块虽云巧,达观只与蚁壤侔。

我有五云车,驾以六苍虬。

日月行已揭,无人触虚舟。

何曾见尔悬旌鸣佩朗装欲飞动,玉柱校立直以修。

大挠甲子有穷尽,尔乃禄命难考求。

皇天大地仅若一鸡子,金乌玉兔衔得晓夜作箭浮。

我不知尔许事,政觉两耳风飂飂。

托死不复生,一死可作道者流。

况乃汉时五斗米师星河耿双眸,石坛一坐一千岁,坐视生灭水上沤。

水上沤,且罢休。休无休于无作,乐无乐于无忧。

仙人与世人,寿夭如相酬。

清清爰静爰自正,此举独步不可俦。

信是神仙足官府,蜂房户牖封君侯。

我偶作此言,不比亦不周。

为何孙卿子,谓我阮与刘。

为我谢孙子,我才愧尔天一陬。

不如且饮酒,耳热徒歌讴,可以销遣绵绵不断万古之悲愁。

悲愁销遣几时尽,万古之后重有万古来悠悠。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