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愁云在九重,哀笳落日吹腥风。
六龙驻跸在草莽,孽胡歌舞蒲萄宫。
抽钗脱钏到编户,竭泽枯鱼充宝赂。
圣主忧民民更忧,骄子娇媟天天不怒。
向来艰难传大宝,父老谈言似仁庙。
元年二月城下盟,未睹名臣继嘉祐。
哀痛今年尘再蒙,冠剑夹道趋辞公。
神龙今在九渊卧,安得屡困蛟蛇中。
朝廷中兴无柱石,薄物细故昭帝力。
毛遂不得处囊中,远惭赵氏厮养卒。
今日君王归不得,倾城回首歌悲啼。
会有山呼间动地,万家香雾烧天衣。
胡儿胡儿莫耽乐,君不见夕月常亏东北角。
上元愁云在九重,哀笳落日吹腥风。
六龙驻跸在草莽,孽胡歌舞蒲萄宫。
抽钗脱钏到编户,竭泽枯鱼充宝赂。
圣主忧民民更忧,骄子娇媟天天不怒。
向来艰难传大宝,父老谈言似仁庙。
元年二月城下盟,未睹名臣继嘉祐。
哀痛今年尘再蒙,冠剑夹道趋辞公。
神龙今在九渊卧,安得屡困蛟蛇中。
朝廷中兴无柱石,薄物细故昭帝力。
毛遂不得处囊中,远惭赵氏厮养卒。
今日君王归不得,倾城回首歌悲啼。
会有山呼间动地,万家香雾烧天衣。
胡儿胡儿莫耽乐,君不见夕月常亏东北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处晦的《上元行》,描绘了战乱时期上元节(元宵节)的景象。诗人以沉重的笔调,表达了对国家危难和百姓苦难的深深忧虑。
首句“愁云在九重”形象地展示了上元节时浓厚的愁云笼罩,哀笳与腥风则渲染出战争带来的凄凉气氛。接下来,“六龙驻跸在草莽”暗示了皇室被迫离开宫殿,流离失所。“孽胡歌舞蒲萄宫”揭露了敌人的嚣张和百姓生活的困苦。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民众的困苦,“抽钗脱钏到编户,竭泽枯鱼充宝赂”,形容人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拿出家中仅有的财物贿赂敌人。然而,即使如此,圣主和百姓都深陷忧虑,而统治者却毫无作为。
“向来艰难传大宝,父老谈言似仁庙”暗指过去的艰难岁月,人们怀念仁政。“元年二月城下盟”提及可能的和议,但并未带来真正的和平。“哀痛今年尘再蒙”表达了对当前战事的再次担忧。
最后,诗人感叹朝廷缺乏栋梁之才,自己如同“毛遂”般不得其位,只能感慨“今日君王归不得”。全诗以“倾城回首歌悲啼”收尾,描绘了民众对君王回归的期盼和哀伤。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节日场景揭示了战乱时代的民生疾苦,以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之官逢计吏,风土问如何。
海口朝阳近,青州春气多。
郊原鹏影到,楼阁蜃云和。
损益关从事,期听劳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