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高处接诸天,松柏阴森滴笕泉。
玄默拟寻方外侣,清狂仍共饮中仙。
茅容避雨山边店,宗悫乘风海上船。
越女红裙沾湿好,不须翠黛蹙婵娟。
华亭高处接诸天,松柏阴森滴笕泉。
玄默拟寻方外侣,清狂仍共饮中仙。
茅容避雨山边店,宗悫乘风海上船。
越女红裙沾湿好,不须翠黛蹙婵娟。
这首明代杨慎的《游华亭寺遇雨即事》描绘了诗人登高华亭寺所见的景象以及雨中游玩的乐趣。首句“华亭高处接诸天”展现了华亭寺地理位置之高,仿佛与天空相接,给人以壮丽之感。次句“松柏阴森滴笕泉”则通过描绘松柏的茂密和笕泉的滴水声,渲染出寺庙的静谧与清凉。
“玄默拟寻方外侣,清狂仍共饮中仙”两句,诗人以“玄默”形容自己的心境,渴望在宁静中寻找超脱尘世的朋友,而“清狂”则暗示了与饮酒作乐的隐逸之士为伴,流露出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茅容避雨山边店,宗悫乘风海上船”借用典故,茅容是东汉隐士,宗悫是南朝将领,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雨中暂避的惬意和对无拘无束生活的理想。最后一句“越女红裙沾湿好,不须翠黛蹙婵娟”,则以越地女子的红裙被雨水打湿为画面,反衬出雨中的清新之美,同时也暗示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欣赏,认为无需过多修饰,自然之美已足够动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华亭寺的环境,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典故,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仙陀婆子太聪明,倩人代转金刚经。
大师下座行一匝,虚空合掌侧耳听。
五千四十单八卷,卷卷转毕无濡停。
婆子大笑复申请,尚馀半藏须圆成。
师王默坐不动地,雷音奋迅开疑情。
婆子领话乃稽首,龙象蹴踏皆闻声。
两重公案谁料理,卫家寿母多男子。
长斋绣佛自年年,筑室饭僧聊尔尔。
法轮转转转不休,一波未平一波起。
大通古寺老古锥,闻声见相生欢喜。
借婆帔子拜婆年,是则是矣似亦似。
似何似,高似白云山,深似沥江水。
法量高深寿量同,真经一藏从兹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