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制大易,黄腰啖虎心。
以大制小难,雄狮惧虱侵。
以柔克刚易,馀甘胜黄金。
以刚克柔难,齿坏舌愔愔。
以石投水易,浅言旋复深。
以水投石难,白公空进箴。
以黑染白易,墨子悲不禁。
以白染黑难,枉尺而直寻。
以已从人易,转圜古所钦。
以人从已难,凛乎朽索临。
以小制大易,黄腰啖虎心。
以大制小难,雄狮惧虱侵。
以柔克刚易,馀甘胜黄金。
以刚克柔难,齿坏舌愔愔。
以石投水易,浅言旋复深。
以水投石难,白公空进箴。
以黑染白易,墨子悲不禁。
以白染黑难,枉尺而直寻。
以已从人易,转圜古所钦。
以人从已难,凛乎朽索临。
这首诗《难易辞》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探讨了在不同情境下“以小制大”、“以柔克刚”、“以石投水”等策略的易与难。
首先,“以小制大易,黄腰啖虎心”,形象地说明了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通过智谋或策略可以实现以弱胜强。接着,“以大制小难,雄狮惧虱侵”,则揭示了当力量对比明显时,强者往往难以控制或被微小的力量所困扰,强调了管理与控制的难度。
“以柔克刚易,馀甘胜黄金”,指出在面对强硬对手时,柔和的态度或策略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余甘虽非珍稀之物,却能胜过黄金。而“以刚克柔难,齿坏舌愔愔”,则表明在对抗中坚持强硬立场的困难,可能导致自身受损,如牙齿因硬碰硬而受损,舌头因争执而沉默。
“以石投水易,浅言旋复深”,比喻简单的话语或行动可能引发复杂的结果,如同石投水中激起涟漪,浅显的话可能引起深远的反响。相反,“以水投石难”,则暗示深入解释或解决复杂问题的困难,如同用水去触碰坚硬的石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以黑染白易,墨子悲不禁”,说明改变事物的表面状态相对容易,如同墨子的悲伤,表达了对改变现状的无奈。而“以白染黑难,枉尺而直寻”,则强调了改变本质或根深蒂固的问题的困难,即使付出巨大努力,也可能收效甚微。
最后,“以已从人易,转圜古所钦”,指出遵循他人意见或顺应环境变化通常较为容易,且为古人所推崇。然而,“以人从已难,凛乎朽索临”,则提醒人们在领导或指导他人时面临的挑战,如同手持腐朽的绳索,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谨慎。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深刻探讨了在不同情境下采取策略的易与难,以及在个人成长、社会管理和变革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