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井分栽到野塘,冰绡翠袖迥生凉。
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
真相尚留开土社,红衣尽洗美人妆。
《水仙操》罢扁舟去,谁与凌波解佩珰。
玉井分栽到野塘,冰绡翠袖迥生凉。
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
真相尚留开土社,红衣尽洗美人妆。
《水仙操》罢扁舟去,谁与凌波解佩珰。
此诗描绘了白莲在野塘中生长的清雅之景。首句“玉井分栽到野塘”,以“玉井”喻白莲之高洁,将其从精致的环境移植至更为广阔的自然之中,展现其生命力的顽强与适应力的强韧。次句“冰绡翠袖迥生凉”,以“冰绡”形容白莲的洁白如雪,“翠袖”则暗示其绿叶的点缀,整体营造出一种清凉脱俗的氛围。
接着,“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白莲置于月光与云雾之间,既展现了其在夜晚的静谧之美,又通过“欲无影”和“何处香”暗示了白莲虽处幽静之地,却依然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引人遐想。
“真相尚留开土社,红衣尽洗美人妆”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白莲的形象。前一句中的“真相”可能暗指白莲的纯洁本质,即使在开垦的土地上也能保持其本色;后一句则以“红衣”比喻世俗的装扮,而“美人妆”象征着社会的浮华,通过“尽洗”表达了对白莲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本色的赞美。
最后,“《水仙操》罢扁舟去,谁与凌波解佩珰”两句,以水仙操的典故,暗示诗人或隐士般的角色,在欣赏完白莲的美丽之后,选择离开尘世,寻找内心的宁静。这里的“扁舟”、“凌波”、“解佩珰”都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味,表达了诗人对白莲所代表的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白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高洁品质的颂扬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克老瞒,厥功不可量。瞒挟天子令四方。
以暴如虎贪如狼。既定荆州下长江。
并兵八十三万强。凶威所指横以张。
所触者碎当者亡。遣军师亮谕孙权。
权奉命,发兵助我屯江干。
桓桓烈炬战舰轰,将士大呼冲敌坚。
贼兵百万尸如山。操走乌林四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