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得山后蕉,种傍山前屋。
扶疏数叶开,还如山后绿。
移得山后蕉,种傍山前屋。
扶疏数叶开,还如山后绿。
这首诗以“题蕉”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移栽的芭蕉在屋前生长的情景。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芭蕉叶的繁茂与生机。
首句“移得山后蕉”,点明了芭蕉的来源,它原本生长在山后,被移栽到了屋前。这一句既交代了芭蕉的来历,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新环境的适应。
次句“种傍山前屋”,描述了芭蕉被种植在山前屋旁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芭蕉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它成为屋前一道亮丽风景的现实。
接着,“扶疏数叶开”,描绘了芭蕉叶的繁茂,用“扶疏”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芭蕉叶的茂盛和舒展,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生命力在尽情绽放。
最后,“还如山后绿”,将芭蕉叶的颜色与山后的绿色相比较,不仅突出了芭蕉叶的翠绿,更表达了诗人对芭蕉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这句诗以对比的手法,强化了芭蕉叶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芭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情感真挚而深沉。
行尽蘋乡,才得见、数间渔屋。
正荒滩、炊菰扫叶,饭香初熟。
青草湖船鸥避桨,黄茆野庙鸦争粥。
问何人斜雨细风中,吹龙竹。有几个,云帆逐。
有几个,烟篷宿。有几个、投书吊屈,牢骚如仆。
纯是秋声鸿雁过,悄无春影鸳鸯浴。
最怜他一转一重深,潇湘曲。
拍红牙。十香双捧婉凌华。
六么偏彻,霓裳中序,羯鼓初挝。
鸾钩轻点,阑干暗掐,银字横斜。记新声、抛豆传花。
乍竹竿秋坼,坚冰春裂,逻娑尘沙。
命双成鼓瑟,飞琼吹管,按舞紫皇家。
镂檀轻、文犀重,消息点画尖叉。
白云奏阕,钧天梦觉,回雪霏霞。又何须、低扇佯遮。
叹海山漂泊,歌板移情,老我年涯。
百年湘绮音尘,蜀才凋落牙琴碎。
学通许郑,文追扬马,竟成何事。
石室爵离,礼堂马磨,侯芭哀泪。
更君山徒赭,鹃魂化碧,怕无地、容高睡。
堪叹世人皆醉。向湘皋、谁寻捐佩。
康成都讲,季长女乐,萱苏蕉萃。
私淑何人,说经成市,遗书愁坠。
况旗亭障扇,流传剩谱,按银箫字。
日冷璿闺,苔晕玉墀,香度椒阁。
红窗窈窕纹纱,绣户低垂罗幕。
有人独处,问讯小字金兰,纤罗被服熏芳藿。
春燕乍差池,散风檐梅落。依约。
对帷窥影,欹鬓横钗,弄妆金爵。
揽泪含歌,欲寄遥情谁托。
抱愁恒涕,镇自默默无言,人生那得长为乐。
羡野外双凫,叹云閒别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