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词垣半隐存,适逢明主快孤鶱。
十年未谢诸生梦,除夕新题学士门。
八讲几能披积愫。退思何自报深恩。
大官日暮还传馔,手捧黄封切素飧。
起草词垣半隐存,适逢明主快孤鶱。
十年未谢诸生梦,除夕新题学士门。
八讲几能披积愫。退思何自报深恩。
大官日暮还传馔,手捧黄封切素飧。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吾驺在戊辰年除夕时所作,表达了其对君主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份和职责的深刻反思。
首联“起草词垣半隐存,适逢明主快孤鶱”,诗人以“起草词垣”自谦,暗示自己虽身处文职,但并未完全显露才华;“适逢明主快孤鶱”则表达了遇到明君的喜悦与幸运,如同孤鹰得遇良机,展翅高飞。
颔联“十年未谢诸生梦,除夕新题学士门”,诗人回顾了过去十年,虽然未能完全实现作为学者的梦想,但在除夕之夜,却因被任命为学士而感到新的希望与机遇。
颈联“八讲几能披积愫,退思何自报深恩”,“八讲”可能指古代官员上朝时的陈述,“积愫”意为积累的情感或经验。此联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有机会向君主陈述己见的感激,同时也思考如何更好地回报君主的恩惠。
尾联“大官日暮还传馔,手捧黄封切素飧”,“大官”指高级官员,“黄封”是古代皇帝赐予臣子的酒令,此处象征着君主的恩赐。“日暮”暗示时间的流逝,而“手捧黄封切素飧”则描绘了诗人接过恩赐后,恭敬地享用的情景,体现了对君主恩赐的珍惜与感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政策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
国家有常典,执法尝持平。
好生原盛德,岂容民幸生。
唐宗昔纵囚,一时博美名。
放遣约自归,及期果如盟。
匪直信义孚,感格由至诚。
市恩以骫法,纪纲自此轻。
即云出恻隐,兹举难再行。
缅怀三代上,王道本人情。
茅屋几家山下住,长桥遥接山前路。
湖天雨过晓色开,满市晴岚带烟树。
远山近山杳霭间,前村后村相弥漫。
浮蓝积翠久不散,悬崖滴露松稍寒。
湘市老人头半白,琴仆从容随杖舄。
林外青帘卖酒家,山殽野蔌渔樵客。
洞庭春来湖水生,君山到处花冥冥。
波光澄涵横素练,树色掩映开银屏。
抚景徘徊看未足,飒飒天风满林麓。
何人独倚岳阳楼,长笛数声山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