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晦日刘吉士招余偕祁编修田吉士何孝廉崇效寺纳凉次去年看牡丹韵》
《六月晦日刘吉士招余偕祁编修田吉士何孝廉崇效寺纳凉次去年看牡丹韵》全文
清 / 黄钺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都门凉宇多归僧,与僧结夏夫谁能。

久思古寺暂逃暑,恰来嘉约欢然兴。

山门绿暗树如幄,竹院红湿花交塍。

顿遣平头罢摇扇,俨离裸壤思垂缯。

自从五月苦炎热,如坐深甑遭炊烝。

有时入夜大雷电,疾风猛雨相凭陵。

朝来蕴隆略如昨,目极禅阁无由登。

何期四子有同契,合并令我烦怀澄。

惟余知举留憾事,独遗表圣惭王凝。

牡丹作花事已往,楸叶又落情难胜。

浮生小聚类萍梗,流光过眼如风镫。

夏凉寒燠众所愿,造物伊谁云爱僧。

浮瓜折藕且取适,褦襶触热宜为惩。

试披画卷问朴老,几人来此招凉曾。

(0)
鉴赏

这首清代黄钺的诗描绘了夏日京城中的一次清凉聚会。诗人以"都门凉宇多归僧"起笔,点出时令和环境,都门(北京城门)的寺庙成为避暑的好去处。"山门绿暗树如幄,竹院红湿花交塍"两句,通过色彩鲜明的景物,展现出寺庙内的宁静与生机,绿树成荫,竹林花香,让人暑意顿消。

诗人感叹自五月以来的酷暑难耐,如同蒸笼中的煎熬,而此刻能与友人共赴佳约,欢聚一堂,心情愉悦。"何期四子有同契"表达了对朋友们志趣相投的欣喜,"惟余知举留憾事,独遗表圣惭王凝"则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尽职的遗憾和对好友才华的赞赏。

牡丹花事已过,楸叶飘落,诗人感慨时光荏苒,人生如浮萍。他借用"夏凉寒燠众所愿,造物伊谁云爱僧"表达出人们对清凉的向往,同时也暗示造物主似乎偏爱僧人。最后,诗人提出"浮瓜折藕且取适,褦襶触热宜为惩"的生活哲理,享受当下,懂得节制,同时询问朴老画中是否有人曾来此寻凉。

整首诗以纳凉为线索,通过描绘夏日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友情的可贵和人生的无常,寓含着对清凉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黄钺
朝代:明   字:叔扬   籍贯:明苏州府常熟   生辰:?—1403

建文二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以丁忧归。燕王起兵南下,方孝孺问以苏、常、镇江形势,后皆如所料。燕军破京师,钺杜门不出。成祖召为户科给事中,中途投水死,以溺死上报,家属得免祸
猜你喜欢

赠王赤江太学·其二

君本青云姿,结束游两都。

彩笔何翩翩,一见倾其徒。

文雄命自蹇,十年困为儒。

岂无凌云气,不与狗盗俱。

勖哉慎所投,袖中有明珠。

(0)

谒二祖

古殿依晴嶂,慈云对夕禅。

衲从初祖授,灯自上方悬。

大法还谁悟,真空不可传。

惟馀洞中雪,寂历洒诸天。

(0)

晚行

画舫轻于叶,飘飘日暮行。

星随龙节度,日傍雉城明。

岸树风全入,汀潮晚更生。

无须叹劳役,昼夜总王程。

(0)

为潘海滨处士题竹萱图二首·其二

柏舟高咏事凄凉,漫树忘忧向北堂。

此日春风转兰蕙,灵根犹自发天香。

(0)

送范涵虚太史请假南归四首·其一

握手离亭一黯然,北风吹送渡江船。

斗边自上丰城气,明月谁知是各天。

(0)

送人作府幕二首·其一

少年来作五陵游,一掾风尘已白头。

今日送君秋色里,疏钟小雨上离舟。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