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英如画琐窗前,丹卉参差印砌妍。
朱露薄研孤晕重,刻缯轻点五衢圆。
色殷茜袖猩犹浅,红夺榴裙绛若仙。
裁尽春工双燕剪,舞衫零落委花钿。
繁英如画琐窗前,丹卉参差印砌妍。
朱露薄研孤晕重,刻缯轻点五衢圆。
色殷茜袖猩犹浅,红夺榴裙绛若仙。
裁尽春工双燕剪,舞衫零落委花钿。
这首诗《剪春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春天里花朵盛开的景象,以及春日里的生机与活力。
首句“繁英如画琐窗前”,以“繁英”形容花朵之多,如同画卷般铺展在窗前,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接着,“丹卉参差印砌妍”进一步描绘了不同颜色、形态的花朵错落有致地映照在石阶上,展现出春天的色彩斑斓和生机勃勃。
“朱露薄研孤晕重,刻缯轻点五衢圆”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露珠在花瓣上的光泽和色彩变化,以及花朵在阳光下或微风中的动态美,仿佛每一朵花都在轻轻摇曳,充满了生命力。
“色殷茜袖猩犹浅,红夺榴裙绛若仙”则将目光转向了穿着红色衣物的人们,与周围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仿佛他们也成为了春天的一部分,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宛如仙子般飘逸。
最后,“裁尽春工双燕剪,舞衫零落委花钿”以双燕剪裁春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舞动的衣裳最终化为花瓣,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佳作。
丝磕元霜。正宝阶荐熟,旧日鹓行。
金灵塞垣追马,哭拜天香。
遗诰同悲隆祐,奉纁黝分粽筵旁。
群鸦恨衔在,莫损糁花,封寄蒸糖。未亡。
淹赐粥,剩飘摇素发,饥死何妨。
乞钱难买,知我何处重阳。
恸失元皇恭俭,泣僧舍、偏近糕坊。
分曹怆题字,记散绒绦,预试曾尝。
天末孤鸿疾。想东南、无边胜概,合留吟屐。
海上成连知何许,绝调几时闻得。
念湖海、飘零倦客。
跨马出郊时极目,恨身无、彩凤双飞翼。
相见也,定何日。江湖满地多秋色。
望中原、青山一发,但馀残弈。
月不圆时花未好,转眼叶黄云碧。
又旧雨、几番追忆。
我是黄须君青兕,更群推、白也诗无敌。
风雅事,已陈迹。
午窗独倚南薰畅,一编悄度残昼。
猛忆前番,短烛清言,明月夜深时候。
恰待长相守,更魂销,别离还又。
分携后,江云渭树,何时尊酒。
怕重问,三载京华,檐雨篝灯,盈盈冷泪殷袖。
况是如今,岛瘦郊寒,风趣也非依旧。
尘梦今无有,问天涯、故人知否。
空翘首、一痕落日,数行烟柳。
名胜地,湖山景物曾记。
刘郎去后竟如斯,惊沙暗起。
浓雰凄雾满神州,漫漫幽恨无际。
抟云剑,还独倚,天涯底事长系。
今朝莫漫问沧桑,怕寻故垒。
兴亡千载事陈陈,滔滔但有流水。
朱门紫阁等海市,是高贤、敛迹乡里。
攘攘莫论人世,尽疏林野屋,青山相对,笑我栖栖,风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