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姑溪水,午泊采石湾。
舟子苦风恶,我游得余闲。
最喜虬松古,麟甲动秋山。
朅来孤亭坐,天门辟云关。
楚江万余里,泻入胸怀间。
缅怀谢与李,此地常往还。
寂寞千载后,风流谁能攀。
朝发姑溪水,午泊采石湾。
舟子苦风恶,我游得余闲。
最喜虬松古,麟甲动秋山。
朅来孤亭坐,天门辟云关。
楚江万余里,泻入胸怀间。
缅怀谢与李,此地常往还。
寂寞千载后,风流谁能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采石湾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首句“朝发姑溪水”,诗人清晨从姑溪出发,开启了这次水上之旅。接着“午泊采石湾”,中午时分,船只停靠在了采石湾,时间的流转与地点的转换,构成了旅程的一部分。
“舟子苦风恶,我游得余闲。”描述了风浪之中的舟行不易,但诗人却能从中找到一丝宁静与悠闲,展现了他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与乐观。
“最喜虬松古,麟甲动秋山。”诗人特别喜爱那古老的虬松,其鳞片般的松针在秋日山色中摇曳生姿,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与活力。
“朅来孤亭坐,天门辟云关。”诗人来到一座孤亭,静坐其中,仿佛打开了通往天空的大门,云雾缭绕,景象壮观。
“楚江万余里,泻入胸怀间。”楚江绵延万里,其壮丽景色仿佛融入了诗人的胸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与热爱。
“缅怀谢与李,此地常往还。”诗人追忆起古代文人谢灵运与李白,他们也曾在此地留下足迹,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向往。
“寂寞千载后,风流谁能攀。”尽管时间流逝,历史的痕迹逐渐淡去,但诗人的感慨与思考,如同风流,依然能在人们心中激起波澜,引发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叹,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