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竹成楥一亩居,于陵隐矣更何如。
欲投白社难忘酒,只对青山不著书。
溪灌诸蔬为老圃,门垂五柳自吾庐。
玉延莫报来禽帖,日可霜林出荷锄。
艺竹成楥一亩居,于陵隐矣更何如。
欲投白社难忘酒,只对青山不著书。
溪灌诸蔬为老圃,门垂五柳自吾庐。
玉延莫报来禽帖,日可霜林出荷锄。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冈州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诗意与淡泊名利的情怀。首句“艺竹成楥一亩居”,点明了居住环境的清幽,以竹篱围起的一亩之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下来,“于陵隐矣更何如”一句,既是对前文环境的进一步渲染,也暗含着对隐居生活的深思,似乎在问自己这样的生活是否真的满足了内心的追求。
“欲投白社难忘酒,只对青山不著书”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一方面,他渴望像古代的隐士一样,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饮酒谈天,享受那份自由与洒脱;另一方面,他又选择面对青山,沉浸在自然之中,不以书籍为伴,而是与自然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矛盾而又和谐的内心世界,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溪灌诸蔬为老圃,门垂五柳自吾庐”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日常生活的细节。他亲自打理菜园,灌溉蔬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不仅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一种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而“门垂五柳自吾庐”则借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最后,“玉延莫报来禽帖,日可霜林出荷锄”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他不求名利,不图回报,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或许是在等待收获的季节,或许是在等待心灵的平静。这样的生活态度,既是对传统隐逸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人追求内心平和、远离喧嚣的一种启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位隐士在自然中寻找自我、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故人秋鼓吴淞舵,懒草词头直青琐。
隔年相见话沧江,复此禅房拨松火。
君家去我才一苇,月下趁潮惯单舸。
青山留客作屏枕,小园养亲足蔬蓏。
别来梦绕写经斋,花竹图书忆犹颇。
怪君便尔舍林壑,手版倒持向尘堁。
诗编礼说压牛腰,腊雪山行冻无那。
人生粗取衣食足,何苦春蚕自缠裹?
嫠纬空纡漆室忧,劳薪且有园夫荷。
与君吃酒谢江神,片席鸥乡各虚左。
看梅石鼓期他年,苦笋硬差莫烦我。
爱山避有名,卜筑拣尘表。
一邱孕水石,世眼习不瞭。
畸人海西至,五岳遍登眺。
眷兹太行陉,专壑心愿了。
初来但张幕,听泉坐昏晓。
徐规居高明,岩嶂左右缭。
屋成召我落,岚翠泛杯醥。
俯视林薄中,错置数亭小。
下坡径蓦涧,迅疾比过鸟。
当水石倍莹,触石水随绕。
湍激度以彴,洼盈闸为沼。
枕漱随所便,樵牧戒勿扰。
去秋留宿处,帐庐月正皎。
弹指感凉炎,栖心羡深渺。
披吟道书足,还往俗客少。
稍慊乏乔木,尚烦补丛筱。
留题抵作记,真隐匪外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