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仪凤山作》
《为仪凤山作》全文
元 / 朱德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物灵不自显,凤兮在山楸。

文章日益著,律吕音相求。

山川何岧峣,摇落关河秋。

征雁度空碧,乌鸟集林丘。

仲尼久已往,郊薮谁能留。

行看太平日,君臣协成周。

瑞世当一见,孤鸣扬九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仪凤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对未来的憧憬。

首先,“物灵不自显,凤兮在山楸。”以“凤”象征高洁之士,隐喻人才虽有才华却不易显露,如同凤凰藏于深山之中。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接着,“文章日益著,律吕音相求。”文章的名声逐渐显著,如同音乐中的律吕相互呼应,暗示了知识与艺术的交流与共鸣,以及个人成就与社会认可的关系。

“山川何岧峣,摇落关河秋。”描绘了山川的壮丽与季节的更迭,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短暂与变迁。

“征雁度空碧,乌鸟集林丘。”通过雁与乌鸟的动态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暗含了对远方与归宿的思考。

“仲尼久已往,郊薮谁能留。”引用孔子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与对当今人才的呼唤,体现了对道德与智慧传承的重视。

“行看太平日,君臣协成周。”展望未来,期待国家繁荣安定,君臣和谐共治,预示着理想社会的到来。

最后,“瑞世当一见,孤鸣扬九州。”强调在盛世中,杰出人物的出现如同凤凰展翅,其声音能够传遍四方,寓意着人才的涌现将带来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未来愿景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元代文人诗风的典型体现。

作者介绍

朱德润
朝代:元

(1294—1365)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猜你喜欢

云溪杂咏·其三

好景发天秘,幽情得快哉。

亭从江上见,路向竹间开。

有客相将入,无人独自来。

芒鞋元准拟,和雨踏苍苔。

(0)

上曾安抚二首·其一

万口争称好使君,携持踊跃看朱轮。

入门便洒随车雨,到处真成有脚春。

鱼鸟一时生意气,江山千里有精神。

大贤易镇朝廷重,巴峡穷愁要抚循。

(0)

十七日夜当可同去非观月而子仪进道与仆皆不在焉当可有诗辄次韵

月过中秋色尚鲜,赏心未厌惜流年。

琼杯不许三人共,桂魄难同两夜圆。

碧落无云星避彩,清辉满座烛销烟。

新诗唱罢应愁绝,影入珠帘照客眠。

(0)

句·其一

晓鸟啼哑哑,游子初去家。

去家向何许,雪暗天一涯。

(0)

画绯桃题诗

朱砂颜色瓣重台,曾是刘郎旧看来。

只好天台云里种,莫教移近俗人栽。

(0)

月头线额

线额空纹彩更良,月头堪惜不久长。

应是腿寒终不耐,柰何脚小便寻常。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