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布烟萝,西排雪柳。秦川渭水添清秀。
四方八表涌金莲,祥光瑞气轻轻覆。
九转经营,一时功就。自然玉殿成无漏。
三清高坐宝花台,谁知此景无中有。
东布烟萝,西排雪柳。秦川渭水添清秀。
四方八表涌金莲,祥光瑞气轻轻覆。
九转经营,一时功就。自然玉殿成无漏。
三清高坐宝花台,谁知此景无中有。
这首元代马钰的《踏云行·道士索》描绘了一幅道教仙境的画面。开篇“东布烟萝,西排雪柳”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仙山云雾缭绕,两侧雪柳如银装素裹,展现出清幽而神秘的环境。接着,“秦川渭水添清秀”将视线转向人间,渭水之畔的秦川因仙气而更显清丽。
“四方八表涌金莲,祥光瑞气轻轻覆”进一步渲染了吉祥的氛围,仿佛金色莲花从四面八方涌现,祥瑞之气笼罩整个空间。接下来,“九转经营,一时功就”暗指道士修炼的艰辛与成就,象征着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修行过程。
“自然玉殿成无漏”描述的是道教中的理想境界——无漏之境,即超越世俗烦恼,达到心灵纯净的境地。最后,“三清高坐宝花台,谁知此景无中有”以三清(道教最高神祇)在宝花台上俯瞰这一景象,暗示这超凡的美景并非尘世可见,而是隐含于虚无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道教仙境的美妙与玄妙,体现了作者对道教哲学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终岁客邻郡,梦绕东山麓。
言扫先人墓,归我山下屋。
故人喜余至,执手笑可掬。
咄嗟具盘餐,香蒸新醅熟。
同社四五人,麇至不待速。
略略酬寒暄,突栾坐幽筑。
是时雨新霁,六峰削寒玉。
老树如枯僧,窥牖顶方秃。
杯行事真率,觞政删繁酷。
双螯虽过时,鱼亦我所欲。
乡味况复佳,新齑配粳粥。
纵谈杂谐庄,忽惊街鼓促。
欲去且复留,尽此几上烛。
明日又他乡,回首烟波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