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信国鲁夫人挽诗二首·其一》
《信国鲁夫人挽诗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陈元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讵有陈平解久贫,共看眉案久如宾。

从夫荣荷西清橐,承祖恪共南涧蘋。

玉树庭前双使节,金花天上九恩纶。

绣衣綵服今非昔,忍见堂萱雪后春。

(0)
翻译
哪里会有像陈平那样能长久摆脱贫困的人,我们一同看着眼前的事务,仿佛宾主相待。
跟随丈夫的荣耀,我得到了西部清贫的生活,继承祖业,共同在南方的溪边采萍。
庭院中玉树般的使者,天上的繁星象征着皇帝的九重恩赐。
昔日华丽的官服如今不再,怎能忍心看到母亲在冬雪后的春天里独自承受岁月的凋零。
注释
陈平:古代贤臣,以理财有道著名,此处比喻能解决贫困的人。
久贫:长期的贫困。
眉案:指日常事务或职责。
西清橐:西部清贫的生活,可能指官职不高或生活简朴。
南涧蘋:南方溪边的浮萍,象征平淡生活。
玉树庭前:形容庭院中的景象,可能指使者或官员。
金花天上:比喻皇帝的恩赐如同天上的繁星。
绣衣綵服:华丽的官服,代表过去的荣耀。
堂萱:萱草,古人常用来象征母亲。
雪后春:冬雪后的春天,暗示岁月流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元晋为信国鲁夫人的挽诗之一,表达了对逝者及其家庭生活的感慨。首句“讵有陈平解久贫”,以陈平自比,暗示鲁夫人或许像历史上善于理财的陈平一样,曾长期面对贫困,但并未因此失去贤良之质。次句“共看眉案久如宾”,描绘了夫妻之间长久的和谐与相敬如宾的生活。

第三句“从夫荣荷西清橐”,赞美鲁夫人随丈夫的荣华而得享富贵,这里的“西清橐”可能指官府的财富或俸禄。第四句“承祖恪共南涧蘋”,则表达了鲁夫人继承家族传统,恪守妇道,如同南涧边的萍踪,虽微小却坚韧。

第五、六句“玉树庭前双使节,金花天上九恩纶”,进一步赞美鲁夫人的高贵身份和朝廷的恩宠,使节象征着地位,金花和九恩纶则象征着皇家的荣耀。最后一句“绣衣綵服今非昔,忍见堂萱雪后春”,通过对比过去的华丽服饰与现在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鲁夫人去世后的哀思,堂萱(萱草)在雪后春回,寓意岁月流转,物是人非,令人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赞扬了鲁夫人的贤良淑德,又寄托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元晋
朝代:宋

宋抚州崇仁人,原本蜀人,字明父。宁宗嘉定四年进士。授雩都尉,迁知福州、融州,累官邕管安抚使。嗜学好义,居官有政声。尝建渔墅书院。为文多愤世嫉俗之言,指陈当时利病极痛切。有《渔墅类稿》。
猜你喜欢

返照

雨过青山暮,行云湿尚飞。

忽开峰外日,返照及征衣。

(0)

薄暮发富屯月行二十里至顺昌

路入青山兴已遥,斜阳古道倍萧萧。

归巢夕鸟微妨静,咽露初蝉不避嚣。

乍见秋容惟月树,复闻涧响促星轺。

云林正得幽人意,何事王孙费隐招。

(0)

富沙较士即事

棘院潇然午漏沉,青青诸子见文心。

篇中风雨看飞动,笔底波澜问浅深。

遥忆花砖同缓步,可堪铃阁独怀音。

三三六六来清梦,能信余思第几岑。

(0)

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其八

文武途分或掎轻,封疆事急且观兵。

公侯久废干城选,军旅初因俎豆行。

六艺成名先执射,七书传塾已为经。

从兹儒效兼安攘,不是皇心喜纵横。

(0)

对西山因忆昨游

西山积爽不轻吹,日抱秋光隐翠微。

定性于朝容一见,玄心何地可孤违。

昨游岩壑经云闭,今忆松盘羡鸟飞。

欲理前盟相告语,烟霞久已择人归。

(0)

季夏六日过徐九一小坐同集者为方肃之周仪伯分得先字二首·其一

触热相烦度午烟,同人不速乃翩翩。

微勤问业归文酒,即事求心寄石泉。

美酝三升方计日,冰壶一片已千年。

颇疑大隐金门地,尚有无怀共葛天。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