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城·其三》
《春城·其三》全文
明 / 薛始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谢客当年游宴地,重寻芳草步高衢。

墙头瓦落残烟湿,门外桥欹积水枯。

蠹粉画梁飞蝙蝠,蛛丝尘壁咒蒲芦。

一从江左风流尽,憔悴春山旧酒徒。

(0)
鉴赏

这首《春城(其三)》描绘了春日里城市的一片荒凉景象。诗人薛始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城中景物的衰败与时间的流逝。

首联“谢客当年游宴地,重寻芳草步高衢”,开篇即以“谢客”点出历史人物,暗含对往昔繁华的追忆。然而,“重寻芳草步高衢”一句中的“重寻”二字,透露出今日已非昔日之感,芳草虽在,但游宴之地已成过往,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繁华不再的感慨。

颔联“墙头瓦落残烟湿,门外桥欹积水枯”,进一步描绘了春城的荒凉景象。墙头的瓦片掉落,残烟湿润,门外的桥倾斜,积水干涸,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城市的破败与萧条。湿烟、枯水、倾斜的桥,构成了一幅凄清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寂寥与哀愁。

颈联“蠹粉画梁飞蝙蝠,蛛丝尘壁咒蒲芦”,继续深入描写环境的荒芜。画梁上蛀虫的粉末随风飘散,蝙蝠在其中飞舞;墙壁上布满蜘蛛丝和灰尘,蒲芦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这一联通过昆虫和植物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生命的凋零,暗示着自然界的衰败与人类文明的消逝。

尾联“一从江左风流尽,憔悴春山旧酒徒”,总结全诗,点明主题。从“江左”(指江南地区)的繁华风流到如今的憔悴与荒凉,诗人感叹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去,春山(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也变得憔悴,旧日的酒徒(可能指曾经的文人雅士)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这一联深刻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世事的变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繁华消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景观衰败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薛始亨
朝代:明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猜你喜欢

即事九首·其六

旅思又惊夏,庭前长小松。

远峰生贵气,残月敛衰容。

(0)

即事九首·其一

宿雨川原霁,凭高景物新。

陂痕侵牧马,云影带耕人。

(0)

乱后

羽书传栈道,风火隔乡关。

病眼那堪泣,伤心不到间。

(0)

休休亭

且喜安能保,那堪病更忧。

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

(0)

乐府

五更窗下簇妆台,已怕堂前阿母催。

满鸭香薰鹦鹉睡,隔帘灯照牡丹开。

(0)

溪从沮水流嶓冢,岭接青泥入剑天。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