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
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
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
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
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
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
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和士兵的艰苦生活。"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一句,通过黑松和风声营造出一种荒凉、寂静的边塞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边疆地区的偏僻与孤独。"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则更进一步描绘了边塞之地的萧瑟和士兵们因战役而带来的伤病。
"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一句,通过对豺狼在沙漠中啃咬骨头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战争环境下的残酷与荒凉。同时,"人上月边烽"则指示着战事的紧急和警报的频繁,这里的人可能是守军,他们甚至在夜晚也要保持警觉,因为敌情随时可能到来。
最后两句"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则表达了诗人对继续向西进军的忧虑和不忍。这里的"西行"很可能是指向更远的边疆地区进发,而"西行地渐凶"则暗示着前方的道路愈加危险,战争的伤害也在不断积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战事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士兵们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战争无尽扩张的忧虑和悲哀。
欲向淮南作胜游,如何却在雁来秋。
战曾采石连青海,恨不回龙到白沟。
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江流。
凭君莫上新亭望,北面风烟只旧愁。
茫茫野水接秋天,载去蘋花月一船。
世上岂无闲宇宙,吴中别有好林泉。
田丰绿荠桃晨雨,爨老红萝闭夕烟。
早晚亦归王戴邑,溪房相对鹭鸶眠。
高卧北山长懒出,忽辞猿鹤上扁舟。
此行为道无荣念,相送于人有别愁。
峰顶凉宵明月上,门前终日大江流。
东南一路多奇观,寒拾诸公尽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