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边上行》
《边上行》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

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

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

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ānshàngxíng
táng / guànxiū

hēisōnglínwàifēngjiǎoyuǎnyōngyōng
shuòshēnghuāngbǎoqiūchénmǎnbìngróng

cháipóushārénshàngyuèbiānfēng
xiūzuò西xíng西xíngjiànxiōng

注释
黑松林:茂密的松树林。
风角:风声或角声。
远嗈嗈:远处的呼啸声。
朔气:北方的寒气。
荒堡:废弃的城堡。
秋尘:秋天的尘土。
病容:形容面容憔悴。
豺掊:豺狼挖掘。
沙底骨:沙地中的骨头。
人上:烽火台上。
月边烽:月光下的烽火。
西行:向西行走。
地渐凶:道路逐渐变得凶险。
翻译
在黑松林的外面,风声远远地呼啸。
寒冷的北风吹过荒芜的城堡,秋天的尘土沾满了我的病容。
豺狼在沙地里搜寻着骨头,烽火在月光下照亮边疆。
别再计划向西行,那里的路途越来越凶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和士兵的艰苦生活。"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一句,通过黑松和风声营造出一种荒凉、寂静的边塞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边疆地区的偏僻与孤独。"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则更进一步描绘了边塞之地的萧瑟和士兵们因战役而带来的伤病。

"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一句,通过对豺狼在沙漠中啃咬骨头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战争环境下的残酷与荒凉。同时,"人上月边烽"则指示着战事的紧急和警报的频繁,这里的人可能是守军,他们甚至在夜晚也要保持警觉,因为敌情随时可能到来。

最后两句"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则表达了诗人对继续向西进军的忧虑和不忍。这里的"西行"很可能是指向更远的边疆地区进发,而"西行地渐凶"则暗示着前方的道路愈加危险,战争的伤害也在不断积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战事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士兵们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战争无尽扩张的忧虑和悲哀。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六祖夜渡赞

树烟漠漠水沈沈,父子相抛用贼心。

授了衣盂连夜渡,钉桩摇橹到于今。

(0)

次徐相公韵十首·其八岳飞

战守京河不下鞍,臣图恢复不图官。

十年南渡客头白,万里北征戎胆寒。

叛桧班师金诏急,留飞赤子泪嘷乾。

可怜身死莫须有,从此王基未得宽。

(0)

从来洁白胜鸂鶒,不解浮沉愧鹭鸶。

今日独留杨柳岸,何年合到凤凰池。

风波自险身常稳,网罟虽多意不疑。

四海五湖皆有分,人多相识少相知。

(0)

送隆上人游淮南

欲向淮南作胜游,如何却在雁来秋。

战曾采石连青海,恨不回龙到白沟。

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江流。

凭君莫上新亭望,北面风烟只旧愁。

(0)

送以道上人住常州王潜泉别业

茫茫野水接秋天,载去蘋花月一船。

世上岂无闲宇宙,吴中别有好林泉。

田丰绿荠桃晨雨,爨老红萝闭夕烟。

早晚亦归王戴邑,溪房相对鹭鸶眠。

(0)

送云太虚禅师住台州报恩寺

高卧北山长懒出,忽辞猿鹤上扁舟。

此行为道无荣念,相送于人有别愁。

峰顶凉宵明月上,门前终日大江流。

东南一路多奇观,寒拾诸公尽旧游。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