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林元老忽西归,众谓西州此事奇。
矰缴漫劳鸿去后,桑田未变鹤来时。
一乡金帛皆沾惠,千载松楸得奉祠。
预想年前至京国,子孙持酒献春祺。
禁林元老忽西归,众谓西州此事奇。
矰缴漫劳鸿去后,桑田未变鹤来时。
一乡金帛皆沾惠,千载松楸得奉祠。
预想年前至京国,子孙持酒献春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的《和周简州寄范蜀公三章(其一)》中的一节,通过哀悼一位“禁林元老”的离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其生前贡献的肯定。
首句“禁林元老忽西归”,以“禁林”代指朝廷或官府,点明了逝者在官场中的地位与身份。“忽西归”则暗示了逝者离世之突然,表达了出人意料的震惊与哀痛之情。
“众谓西州此事奇”一句,转而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了这一事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以及人们对逝者的离世感到的意外与震惊。
接下来,“矰缴漫劳鸿去后,桑田未变鹤来时”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者比作“鸿”(大雁),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惋惜;同时,又以“鹤”(象征长寿与吉祥)的到来,暗示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影响依然存在,给人们带来了安慰与希望。
“一乡金帛皆沾惠,千载松楸得奉祠”两句,则高度赞扬了逝者生前的德行与贡献,不仅在生前为乡里带来了财富与福祉,死后也得到了后人的纪念与祭祀,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与崇高的地位。
最后,“预想年前至京国,子孙持酒献春祺”一句,展望了逝者去世后的场景,预示着子孙后代将会在新的一年里,带着敬意与祝福,向逝者表达怀念之情,进一步强化了逝者在后人心中的地位与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离世的哀悼与对其生前贡献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情操,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先贤的尊敬与缅怀之情。
鸳杼重停,鹊桥又渡,银河瑟瑟涵秋。
笑指星榆,明蟾已上枝头。
含情欲话三旬别,问仙郎、可省离愁。
算佳期,不分今年,两度绸缪。
人间共盼輧车过,早心香篆袅,眉案光浮。
露径蛛丝,穿针犹倚高楼。
花冠莫便潜催曙,愿凉宵、更闰莲筹。
乞天孙,富贵长生,吉语仍留。
暗雨疏花,沉云翳月,漏残忘晓。
愁深梦浅,怕说别来怀抱。
忆当时、寒螯共吟,智琼雅制新声好。
向万梅影里,红牙低拍,覆觞同笑。谁料。分飞早。
剩绣户题笺,尚留印爪。苔阶画槛,衬绿一庭芳草。
甚春归、人犹未归,片帆望断离思峭。
愿晴丝、系住流光,慢遣芳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