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三简寂观》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三简寂观》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山行但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

门外长溪净客足,山腰苦笋助盘蔬。

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馀。

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0)
翻译
在山中行走只觉得鸟鸣特别悦耳,渐渐接近了神仙居住的清静之地。
门外长长的溪流洗净了旅人的疲惫,山腰的苦竹为餐桌上增添了一份朴素的菜肴。
高大的松树下必定隐藏着炼丹的秘境,巨大的石头上还留有礼拜北斗的痕迹。
那位满头白发的弟子已年过八十,他一生致力于养生之道,将师传的秘诀世代相传。
注释
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但觉:只觉得。
鸟声殊:鸟鸣特别。
简寂居:清静的住所。
门外:门外边。
长溪:长长的溪流。
净客足:洗净疲惫。
苦笋:苦竹。
乔松:高大的松树。
藏丹处:炼丹的秘境。
拜斗:礼拜北斗。
馀:痕迹。
弟子:弟子。
苍髯:满头白发。
养生:养生之道。
遗书:传世的秘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游历庐山时,对简寂观的描绘和感悟。诗人以山行中听到的鸟鸣声开始,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接近了神仙居住的简寂之地。他注意到门外清澈的溪流洗涤着行人的尘埃,而山腰的苦笋则为餐食增添了野趣,增添了自然之美的享受。

诗人进一步想象简寂观内可能隐藏着修炼仙丹的秘境,以及大石上可能留有古人礼拜北斗的痕迹,这些细节增添了神秘与历史感。最后,他提及简寂观的弟子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已经八十多岁,却依然传承着养生之道,这体现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精神和知识的世代相传。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人物,展现了庐山简寂观的宁静与深远,以及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传承的敬意。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杂兴·其二

日日西风坐石苔,手扪苍壁倚云开。

却来平地观空色,不信碧虚天际来。

(0)

满江红·其一荼

千种繁春,春已去、翩然无迹。

谁信道、荼枝上,静中留得。

晓镜洗妆非粉白,晚衣弄舞馀衫碧。

粲宝钿、珠珥不胜持,浓阴夕。金剪度,还堪惜。

霜蝶睡,无从觅。知多少、好词清梦,酿成冰骨。

天女散花无酒圣,仙人种玉惭香德。

怅攀条、记得鬓丝青,东风客。

(0)

寿皇太子·其三

明河楂上有仙翁,犯月撞星列碧穹。

金阙东边银榜处,大书天地长男宫。

(0)

石鼓铺

山前山后杜鹃花,庄上黄鹂识谢家。

欲问青帘溪上酒,行逢白发道边茶。

(0)

中秋西桥饮酒和卢申之韵

翠蘋风起落残红,秋月正圆秋气中。

但怪肩吾轮桂长,未容文举酒樽空。

帆归南浦潮回北,人散西桥斗转东。

乌鹊高飞惊远目,误疑天际有来鸿。

(0)

同僧游?阳塘上生院

沿堤上下看沙鸥,得句支筇自点头。

风露高时将鹤伴,溪山好处载僧游。

老无志愿惟渔艇,閒有功夫上寺楼。

岁晚渊明须自笑,督邮未至合归休。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