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山中世事疏,看山终日坐茅庐。
林花涧草香无际,翠壁丹崖锦不如。
禹穴风雷翻石鹞,耶溪波浪动金鱼。
此时应悟幽栖乐,底用凌云献子虚。
为爱山中世事疏,看山终日坐茅庐。
林花涧草香无际,翠壁丹崖锦不如。
禹穴风雷翻石鹞,耶溪波浪动金鱼。
此时应悟幽栖乐,底用凌云献子虚。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崇福寺俦上人看山楼》。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热爱和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感悟。首句“为爱山中世事疏”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疏离,选择在山中过着简单的生活。次句“看山终日坐茅庐”则写出诗人悠然自得地在茅庐中静观山色。
接下来的两句“林花涧草香无际,翠壁丹崖锦不如”,通过描绘山中自然景色的繁盛和美丽,赞美了山中的生机与色彩,暗示了山景之美超过了人间织锦。诗人运用“石鹞”和“金鱼”的意象,如“禹穴风雷翻石鹞”、“耶溪波浪动金鱼”,生动展现了山间风雷激荡和溪水波动的动态画面。
最后两句“此时应悟幽栖乐,底用凌云献子虚”,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已经领悟到隐居的乐趣,无需再向世人炫耀或追求功名利禄,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深深满足和对世俗虚荣的淡泊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俗、享受自然的心境。
高庙倦勤日,先皇御极年。
寅清开宝历,申命绍心传。
骏烈销兵革,鸿文范简编。
箴言悬吏镜,科律应薰弦。
疏导河源活,澄明海气鲜。
丰镐勤再幸,岳渎表孤虔。
番舶遥修贡,民瘝屡沛蠲。
尊亲同血气,化育溥渊泉。
讵意成功退,乃闻遗诏宣。
旌旗空想像,弓鼎莫攀缘。
云拥苍梧驾,风高榆木川。
乌号当跸路,龙驭己宾天。
哭奠盈三辅,威灵震九边。
至尊本无外,馀泽犹广延。
昔岁明光里,微臣对越前。
桥山安可仰,涕泪亦潸然。
日出沧海洪涛里,崷崒千山万山累。
严墙蜿蜒盘峰巅,长城万里从此始。
东连碣石北居庸,西走陕益临洮中。
一道生将天地割,防边设险心何雄。
谁知皇天无私好,四海穷愁戍卒叫。
万世不传二世休,千秋史册空遗笑。
当年筑此胡为乎,祖龙力政非良图。
白骨撑填饮马窟,至今鬼哭声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