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怜秋色好,三度问荒祠。
悬瓠空瓢苦,炊茶古灶迟。
胡藤瘿老树,汉字蠹残碑。
乱卉颓垣里,骚人易有诗。
为怜秋色好,三度问荒祠。
悬瓠空瓢苦,炊茶古灶迟。
胡藤瘿老树,汉字蠹残碑。
乱卉颓垣里,骚人易有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博陆祠时所见的秋日荒凉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秋色”、“荒祠”、“悬瓠”、“瓢”、“古灶”、“胡藤”、“汉字”、“残碑”、“乱卉”、“颓垣”,营造出一种古朴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首句“为怜秋色好,三度问荒祠”,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不惜多次探访荒废的祠堂,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与向往。接着,“悬瓠空瓢苦,炊茶古灶迟”两句,通过描述祠堂内空荡荡的瓢和炊茶时的缓慢,暗示了祠堂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可能暗喻着某种历史的沉寂或文化的衰落。
“胡藤瘿老树,汉字蠹残碑”则进一步描绘了祠堂周围的环境,老树上缠绕着藤蔓,显得苍老而生机勃勃;残破的碑文上布满了蛀蚀的痕迹,汉字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模糊,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在自然与时间的作用下逐渐消失。
最后,“乱卉颓垣里,骚人易有诗”点明了诗人的感受。在杂草丛生、残垣断壁之中,诗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创作的灵感,仿佛这些景象激发了他的诗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文化变迁的独特感悟。
薄袖禁寒。轻妆媚晚,落梅庭院春妍。
映户盈盈,回倩笑整花钿。
柳裁云剪腰支小,凤蟠鸦耸髻鬟偏。
东风里,香步翠摇,蓝桥那日因缘。婵娟。
留慧盼,浑当了、匆匆密爱深怜。
梦过阑干,犹认冷月秋千。
杏梢空闹相思眼,燕翎难系断肠笺。
银屏下,争信有人,真个病也天天。
维舟小孤下,终夜风水声。
鸡唱起推户,耿耿残月明。
四望无纤云,景气穆以清。
碧山吐红日,绿树啼鸧鹒。
兹峰何娟妙,临流竦春荣。
再拜款灵宫,缅然念平生。
一役已万里,百年定何成。
隔江见彭泽,怀古有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