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四首·其一》
《杂诗四首·其一》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高堂风雨夕,深夏生微清。

但惊秋气至,壁间蟋蟀鸣。

起坐念始衰,遂令百感并。

前修谅非远,学道何由成。

哲士不言命,烈士恒徇名。

放歌泪欲出,乃复有吾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夜微凉、风雨交加的环境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思考。首句“高堂风雨夕,深夏生微清”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高堂之上,风雨交加,却意外地带来了一丝清凉。这种反差引发了诗人对季节更迭、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但惊秋气至,壁间蟋蟀鸣”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秋天的到来,通过壁间的蟋蟀鸣叫被感知,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生命的短暂。

“起坐念始衰,遂令百感并”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逐渐老去的现实,内心涌起了各种复杂的情感。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精神成就。

“前修谅非远,学道何由成”则体现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学道之路的困惑与迷茫。他意识到,虽然崇高的道德典范并不遥远,但如何实现自我提升和道德完善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哲士不言命,烈士恒徇名”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命运与名誉的不同看法。他认为真正的智者不会轻易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会通过不懈的努力追求名誉与名声,这既是对理想人格的赞美,也是对个人奋斗精神的肯定。

最后,“放歌泪欲出,乃复有吾生”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与理想的矛盾时的复杂心情。他既为自己的存在感到庆幸,又因无法完全实现心中的理想而感到悲伤。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思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道德、理想等主题的深刻洞察与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踏莎行

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

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

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情难了。

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暗向愁中老。

(0)

题画豆玉蜀黍

雨过疏篱蟋蟀鸣,夕阳西下月初生。

乡村风景秋来好,一架新凉话豆棚。

罗衣初卸露黄肤,累累嵌成万颗珠。

最爱佳名同菽粟,秋收满斛不输租。

(0)

醉来

广厦长裘意已疏,文章报国更谈虚。

深源讵系苍生望,韩愈犹怀宰相书。

西极屯田烦将帅,南中民力尽河渠。

醉来谰语关经济,腐气豪情两不除。

(0)

逸民诗·其一

天地一邮传,百岁亦过客。

踯躅古与今,劳劳事行役。

生忧在富贵,死忧在竹帛。

于中有逸民,遗世而独立。

抱名逃空山,不愿入载籍。

斯人苟不存,天地削颜色。

(0)

江南好

炎夏过,夜坐迥凄清。

千个竹风摇草阁,一规桂魄浸桃笙。多少玉关情。

(0)

满庭芳.满城惜别

金粟堆边,冰蒲水畔,紫骝迢递迎来。

月中惊见,光艳似云开。

桑落沾唇半醉,将长笛,弄向秦台。

天明去,挥鞭岸曲,愁杀渡人催。徘徊。

空叹惜,桃花易嫁,凤子难媒。

和香雨氤氲,飞作尘埃。

坠井银瓶永绝,谁复取、仙液盈杯。

应知尔,三春绣阁,幽寂委苍苔。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