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前谁伴谢公游,莲岳晴来翠满楼。
坐见一方金变化,独吟红药对残秋。
尊前谁伴谢公游,莲岳晴来翠满楼。
坐见一方金变化,独吟红药对残秋。
这是一首描绘深山幽谷中隐逸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友情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尊前谁伴谢公游" 这一句设定了一种亲密无间的情境,诗人与朋友共游于莲岳之巅,既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也反映出一种超然世俗、追求心灵沟通的生活态度。
接着的 "莲岳晴来翠满楼" 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景象。莲岳在这里不仅是地理之名,更承载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翠绿的山色覆盖了整座楼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坐见一方金变化" 这句话则深化了这种超脱感。诗人在自然界中观察到万物更新的过程,这里的“金变化”既可能指自然界中的某种特定景象,也许是对万事万物不断变迁的哲学思考。
最后,"独吟红药对残秋" 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在深山中独自沉思的情形。红药(通常指的是红色的花朵,如芙蓉等)在这里成为诗人与季节交谈的对象,而“残秋”则是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象征。诗人的吟咏,既是对美好景致的欣赏,也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山隐居的情趣,更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落托在人间,经旬不火食;醉後上江楼,横吹苍玉笛。
大口如盆眼如电,九十老人从小见。
曾携一鹤过岳阳,满城三日闻酒香。
醉学究圣师饮百觚,俨然常斋庄;弟子习礼余,兕觥跻公堂。
至今遗风被洙泗,诸生雅歌老儒醉。
衣冠简朴未可轻,安知中无鲁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