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狂真佯狂,踏碎东风影。
一任东风吹,花意乱不定。
闹闹人丛中,人人唤不应。
借问老先生,莫教是姓郑。
佯狂真佯狂,踏碎东风影。
一任东风吹,花意乱不定。
闹闹人丛中,人人唤不应。
借问老先生,莫教是姓郑。
这首诗《锦钱馀笑(其六)》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看似狂放不羁的人物形象,他似乎在与自然界的风进行着某种对话,通过踏碎东风影、让东风随意吹拂,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佯狂真佯狂,踏碎东风影。” 开篇即以“佯狂”二字点明人物形象的表面特征,但紧接着的“真佯狂”则暗示了其行为背后的真实情感和深意。踏碎东风影,不仅展现了人物的豪迈与不拘小节,也暗含了对传统束缚的反叛。
“一任东风吹,花意乱不定。”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人物与自然的关系,东风的吹拂使得花朵的意态变得纷乱不定,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物内心情感波动的隐喻。
“闹闹人丛中,人人唤不应。” 在热闹的人群中,这位人物仿佛与世隔绝,无人能理解或呼唤到他。这种孤独感与前文的自由形象形成对比,凸显了人物内心的复杂与独特。
“借问老先生,莫教是姓郑。” 最后一句以疑问的形式结束,既是对老先生身份的询问,也可能是对人物身份的一种自我确认。姓郑的表述,或许暗含了对自身身份或所属群体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郑思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表达了对自由、个性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世间潢潦生蝌斗,闻说西池岁时久。
不应朝满夕已除,秋至先衰等蒲柳。
知公旁观久技痒,聊试他年膏苗手。
泥涂不忍海波臣,畚锸故烦牛马走。
尝闻汝水行地底,出没川原无不有。
溅溅忽作写盘珠,盎盎俄承注床酒。
清涵荇藻更姿媚,明烛须眉见妍丑。
巢莲永无龟曳尾,雨花定有鱼颁首。
使君佳政尽如此,说尹遥知不容口。
何由步屧逐春风,作社慇慇就田叟。
四顾渺平野,孤撑见林丘。
常疑涌地出,傥复海所浮。
上有千人台,灵踪想前脩。
无情肯深义,顽石亦点头。
下有百尺渊,神光干斗牛。
阴崖不见日,草木皆先秋。
两晋多达士,东亭抑其流。
结庐远车马,寄此山之幽。
一朝施白足,弃去如毛輶。
矧伊桑下宿,肯作贾胡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