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得西方气,来开篱下花。
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瑕。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白衣何处去,载酒问陶家。
正得西方气,来开篱下花。
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瑕。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白衣何处去,载酒问陶家。
此诗《白菊》由清代诗人许廷鑅所作,通过对白菊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的品质与超凡脱俗的风姿。
首句“正得西方气,来开篱下花”,以“西方气”点明白菊生长的时节,秋季的凉爽与宁静,仿佛是大自然赋予其生长的最佳时机。菊花在篱笆下绽放,既展现了其自然生长的状态,也暗示了其不畏世俗、独立自处的品格。
接着,“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瑕”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白菊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象。素净的心灵即使面对寒冷也能保持坚韧,晚节即晚年,指白菊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保持着纯洁无瑕的品质,象征着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坚守。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则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凸显了白菊的高雅气质。清霜色指的是白菊在霜冻中依然保持的洁白,象征其不染尘埃的高洁;秋露华则是指白菊在秋日露水中散发的香气,表现其生命力的旺盛与芳香的持久。
最后一句“白衣何处去,载酒问陶家”以问句形式收尾,引人遐想。白衣可能是指隐士或志趣高雅之人,他们或许已远离尘嚣,而诗人则通过“载酒问陶家”的举动,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白菊所代表的高洁品质的敬仰与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菊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赞美与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平湖几里风香荷,荷花叶上露珠多。
瓶罍收取供煮茗,山庄韵事真无过。
惠山竹垆仿易得,山僧但识寒泉脉。
泉生於地露生天,霄壤宁堪较功德。
冬有雪水夏露珠,取之不尽仙浆腴。
越瓯吴荚聊浇书,匪慕炼玉烧丹垆,金堇汉武何为乎。
淮决维扬河又侵,茭楗堵筑救胥沉。
两堤齐报一时合,一日悬纾两处心。
襄事臣工力真殚,锡嘉天佑惠诚深。
春耕明岁才堪课,敢即云愉倍惕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