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没榛芜不记年,穿云络石自溅溅。
柳州莫作愚溪对,乞与佳名到处传。
埋没榛芜不记年,穿云络石自溅溅。
柳州莫作愚溪对,乞与佳名到处传。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深藏于荒芜之地的自然景观——龟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美。首句“埋没榛芜不记年”以“榛芜”形容环境的荒凉与时间的久远,暗示了此地的隐蔽与历史的悠久,却因岁月的侵蚀而被遗忘。接着,“穿云络石自溅溅”则生动地描绘了水流穿越云雾,缠绕山石,不断跳跃的情景,展现出水的灵动与力量,同时也隐喻着生命力的顽强和自然界的壮丽。
后两句“柳州莫作愚溪对,乞与佳名到处传”则是诗人对龟潭的赞美与期待。诗人将龟潭与柳宗元笔下的愚溪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龟潭美景的欣赏,并希望为它取一个美好的名字,让其声名远播,让更多人得以领略其风采。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推崇,也寄托了他对美好事物广泛传播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龟潭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以及文化传播的深刻思考。
我昔大醉清晖楼,烛前醉眼如沧洲。
九华五老将心远,七泽三湘随梦流。
湘纹卧簟清如水,纨扇平头小奴子。
黄叶声声枕上来,白云片片床前起。
酒醒楼扉曙月凉,青绫犹觉茝兰香。
向来水木通幽处,始悟丹青落醉乡。
兹晨看画重携兴,更喜仲容初战胜。
黄门给事此同游,玉堂待诏曾留咏。
九月黄花酒满槽,主人洗盏客持螯。
风流笑傲清晖里,到处争传牧隐高。
断崖千尺云锦悬,芙蓉薜荔摇空烟。
珊瑚铁网相钩连,赤豹下搏苍龙渊。
旁有石穴疑可穿,洞门深锁朱陵天。
我欲遥入求神仙,丹光出林夜赫然。
红叶如雨堕我前,青鸟飞去何时还。
我方持节西南偏,石壁有路无由缘。
赤松黄石书可传,桃花一笑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