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宝剑》
《宝剑》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古风

宝剑匣中藏,暗室夜常明。

欲知天将雨,铮尔剑有声。

神龙本一物,气类感则鸣。常恐跃匣去,有时暂开?。

煌煌七星文,照曜三尺冰。

此剑在人间,百妖夜收形。

奸凶与佞媚,胆破骨亦惊。

试以向星月,飞光射搀枪。

藏之武库中,可息天下兵。

柰何狂胡儿,尚敢邀金缯。

(0)
翻译
宝剑深藏于匣,即使暗室也常显光明。
若欲知天将降雨,只需听剑身铮鸣声响起。
神龙本无形,感应天地气息便会发声。我常怕它跃出匣外,偶尔短暂展露锋芒。
剑身光辉如七星,照亮三尺寒冰,
此剑在人间,能震慑百鬼,使邪祟敛形。
邪恶之人面对它,连奸佞也会胆寒心惊。
试剑于星月之下,剑光直射长空,
将它收藏于武库,可使天下兵器沉寂。
然而狂妄胡人,竟还敢索要金银财帛。
注释
宝剑:古代的利器,象征力量和正义。
匣:剑鞘,存放宝剑的地方。
暗室:光线不足的房间。
铮尔:形容剑出鞘时的清脆响声。
神龙:象征吉祥和神秘力量。
奸凶:邪恶凶狠的人。
佞媚:善于奉承、狡猾的人。
搀枪:古代的一种武器,这里指天空。
武库:储存武器的仓库。
金缯:黄金和丝绸,古代用于赏赐或交换的贵重物品。
鉴赏

这首诗名为《宝剑》,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诗中以宝剑为象征,寓言深沉。首句“宝剑匣中藏,暗室夜常明”描绘了宝剑虽被隐藏,其内在的光芒却依然照耀,暗示了人才或利器即使在困境中也保持其价值和力量。接下来,“欲知天将雨,铮尔剑有声”通过自然现象,预示着风云变幻,暗示时机的到来。

“神龙本一物,气类感则鸣”运用龙的传说,进一步强调宝剑与天地自然的感应,以及其不凡的特质。诗人担心宝剑终将出鞘,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煌煌七星文,照曜三尺冰”描绘宝剑的锋芒,如同星辰照亮寒冷,具有震慑邪恶的力量。

“此剑在人间,百妖夜收形”表明宝剑的存在能震慑邪祟,维护正义。“奸凶与佞媚,胆破骨亦惊”则直接揭示了宝剑对于清除世间不正之气的作用。最后,“试以向星月,飞光射搀枪”展现了宝剑的威力,若能妥善使用,足以平息战乱。

然而,诗人忧虑的是“奈何狂胡儿,尚敢邀金缯”,即外敌的威胁仍在,呼唤和平的愿望并未实现。整首诗以宝剑隐喻人才或国家的利器,表达了对社会稳定和安宁的期盼。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十五爽台

层台一何旷,修竹有爽色。

披襟清风来,往往堕巾帻。

白云自满地,上有苍麛迹。

(0)

写怀十首录寄诸兄弟·其九

久别亲朋觉已疏,频年不得半行书。

平生经术惭无补,空有虚名在石渠。

(0)

题墨竹赠贡士邹观·其四

夜雨翻龙箨,春风长凤梢。

伫看清庙荐,美韵协笙匏。

(0)

都门晓望

春满皇都淑气清,偶来纵目一舒情。

远山漠漠平临野,绿柳依依半出城。

负郭牛羊初散牧,隔花莺鸟自和鸣。

玉泉近绕宫墙过,香雾遥从岛树生。

天上旌旗回仗影,人间箫管杂歌声。

也知圣代多恩泽,况是丰年乐太平。

(0)

内阁独坐有感偶成·其二

东阁寒初入,垂帘坐夕曛。

乾坤双鬓老,笔砚半生勤。

落叶飘城雪,哀鸿度塞云。

衰迟徒感遇,忝窃愧斯文。

(0)

追和学士胡公秋日同陪驾重游太液池·其六

驰道平如掌,金舆向日移。

画桥低树影,粉槛压花枝。

展席鸥相近,回鞭鹤未知。

故人诗句好,尽得写清奇。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