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学士胡公秋日同陪驾重游太液池·其六》
《追和学士胡公秋日同陪驾重游太液池·其六》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驰道平如掌,金舆向日移。

画桥低树影,粉槛压花枝。

展席鸥相近,回鞭鹤未知。

故人诗句好,尽得写清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秋季陪同驾乘游览太液池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壮观与奢华。

首句“驰道平如掌”,以“平如掌”形容驰道的平整宽阔,展现出道路的宏伟与规整。接着,“金舆向日移”一句,以“金舆”指代皇帝乘坐的华丽车辆,而“向日移”则描绘了车辆在阳光下缓缓移动的场景,既体现了皇家出行的尊贵,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画桥低树影,粉槛压花枝”两句,通过“画桥”与“低树影”的结合,以及“粉槛”与“压花枝”的描绘,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园林景观图。画桥映衬着低垂的树影,粉饰的栏杆似乎压住了盛开的花朵,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审美情趣。

“展席鸥相近,回鞭鹤未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皇家出游时的和谐氛围。鸥鸟在展席旁悠闲地飞翔,似乎与人亲近;而远处的鹤,或许并未察觉到这番景象,仍在自由自在地翱翔。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皇家出游的宁静与祥和。

最后,“故人诗句好,尽得写清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句的赞赏之情,认为其能恰当地描绘出这次出游的清奇景色。这一句不仅是对友人诗歌艺术的肯定,也是对整个出游经历美好回忆的总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皇家出游的盛况,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漫笔

浩笑江门点旧诗,诗中几度见承箕。

他日携书南岳住,却话山楼浩笑时。

(0)

寄廷实主事

豨莶鼎内还丹意,枳壳墟边待酒心。

明朝许约西游步,一寸豨莶地万寻。

(0)

次韵王乐用佥宪见寄·其二

拍拍满胸都是春,一声未唱已通神。

新诗若道尧夫是,只问尧夫是底人。

(0)

湛民泽携诸生游圭峰甚适奉寄小诗呈文定上人·其一

天风吹入紫云层,高阁逢秋快一登。

多少傍花随柳意,还馀一个玉台僧。

(0)

次韵顾别驾留宿碧玉楼·其一

白云沧海共悠然,病榻年深别驾眠。

领略可胜诸老意,一帘疏雨对江天。

(0)

袁晖久在白沙候容贯不至以诗来和之

冷雨凄风寄我台,香林草屋梦空回。

山中酒伴何曾见,水上诗瓢只谩来。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